百词典

《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时间: 2025-05-02 12:51:09

诗句

七泽三湘碧草连。

洞庭江汉水如天。

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

明月棹,夕阳船。

鲈鱼恰似镜中悬。

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09

原文展示:

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徐俯 〔宋代〕

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白话文翻译:

七泽三湘的碧草连绵不断。洞庭湖和江汉的水广阔如天。如果朝廷要寻找元真子,他不在云端就在酒杯旁。明月下划着船,夕阳下航行。鲈鱼就像悬挂在镜中一样。钓丝和钓饵都收起来了,在八字山前听着雨声入睡。

注释:

  • 七泽三湘:指湖南一带的湖泊和河流。
  • 碧草连:形容草木茂盛。
  • 洞庭江汉:指洞庭湖和长江、汉水。
  • 元真子:指隐士或高人。
  • 明月棹,夕阳船:形容夜晚和黄昏时的船行。
  • 鲈鱼恰似镜中悬:比喻鲈鱼在水中的倒影。
  • 丝纶钓饵:指钓鱼的工具。
  • 八字山: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俯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畔景象,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湖南一带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南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碧草、湖水、明月、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中“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所扰。后几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鲈鱼在镜中的倒影,以及在山前听雨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超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七泽三湘碧草连”描绘了湖南地区的自然景色,碧草连绵,生机勃勃。
  • 次句“洞庭江汉水如天”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水的广阔,与天空相映成趣。
  • 第三句“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所扰。
  • 第四句“明月棹,夕阳船”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船行的美丽画面。
  • 第五句“鲈鱼恰似镜中悬”用比喻手法描绘了鲈鱼在水中的倒影,形象生动。
  • 最后两句“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表达了诗人放下一切,享受自然宁静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鲈鱼恰似镜中悬”。
  • 夸张:如“洞庭江汉水如天”。
  • 对仗:如“明月棹,夕阳船”。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碧草:象征生机与自然。
  • 湖水:象征广阔与宁静。
  • 明月、夕阳:象征时间的流转与美丽。
  • 鲈鱼:象征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元真子”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诗人 D. 学者 答案:A

  2. 诗中“鲈鱼恰似镜中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D. 拟人 答案:A

  3. 诗中“八字山前听雨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宁静 C. 兴奋 D.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诗的典型风格,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徐俯的《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徐俯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赋则更多地展现了历史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俯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西山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二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一 登黄鹤楼歌 出门四章送伯兄之扬州 其四 岁暮述哀 三兄襄阳书来示近诗一册因寄 雨中登太白酒楼怀古 岳阳楼 岳阳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葫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文丝不动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黄字旁的字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温带 鹤膝蜂腰 豸字旁的字 一溜风 先从隗始 包含儆的词语有哪些 闭门塞窦 髟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知一而不知二 公槂 纳污藏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