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51
秋日何烈烈,忧心在丘麻。
老圃跬步间,无悰问黄花。
及兹九九候,清樽畅幽遐。
朋簪既肃穆,宴豆亦静嘉。
风雨知萧辰,飒然掠窗纱。
乔松助声势,轰豗掉狂车。
萸囊顿精神,似与老守夸,
渊明有三径,我独归无家。
浮骖竟安适,伫立空咨嗟。
秋日的阳光何其烈烈,我的心情却忧虑在丘陵的麻地。
在老旧的园圃中,我缓步行走,心中不禁询问那黄花的消息。
如今已是重阳时节,清酒斟满,畅饮于幽静的远方。
朋友们都显得肃穆,宴席上的豆腐也显得格外安宁。
风雨预示着凄凉的时光,轻轻掠过窗纱。
高大的松树助长了音势,轰鸣声中仿佛抛掉了狂奔的车。
萸囊让心神顿时振奋,似乎在与老友夸耀,
陶渊明有三条小径,我却孤独无家可归。
我静静地伫立,空自叹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斯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与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秋日的氛围中感受到孤独与忧伤,思念隐士生活的安宁,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九日分韵得花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秋日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开头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日烈阳的感受,同时表达了内心的忧虑,暗示着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困惑。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清酒与友人的宴席,突显节日的氛围,但在这欢乐的表象下,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的对比。特别是“我独归无家”一句,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秋日、黄花、清樽等元素,表现了秋天的肃穆与宁静,同时又融入了风雨、松声等意象,增添了动感,形成一种对比,营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诗人在“浮骖竟安适”中,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然而又不免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秋日景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诗人却流露出孤独与忧虑,体现了隐士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天?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人对“黄花”的态度是:
A. 兴奋
B. 忧虑
C. 无所谓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