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8:10
客有言太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
——陆游 〔宋代〕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麈,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僊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我登上青城山,望着云雨在山下聚集,
月光洒在缟白的岩谷中,我想睡却不忍离去。
明天早晨下半山,我觉得瀑布的哀鸣很奇怪,
山脚的云彩还未归来,平地的泥水淹没了我的脚踝。
这才知道宿在高处,所恨的是来的人太少。
有客人谈论泰山,曾经在石室里住宿,
半夜林中的景色变幻,阳谷里看日出,
整个九州都如同片片浮尘,盛夏时节仍然让人感到寒栗。
我听闻这番情景,心中向往,怎么能得到飞仙之术呢?
但愿齐鲁之地平安,东边能够封闭清明的巡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生于士族家庭,才华横溢,诗词、散文俱佳。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的经历与感受,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难之时,诗人通过回忆青城山的游历,表达对旧游的怀念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以“登青城山”的情景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往昔游历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的月色、云雨、岩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高山大川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宿处高”和“所恨到者寡”的对比,诗人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失落与孤独。
在诗的后半部分,陆游通过对泰山的回忆,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梦想。诗中提到的“飞僊术”,既是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也是对理想人生的追寻,表达了他想要逃离现实的渴望。
整首诗以清雅、深邃的意象和情感,展现出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陆游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月色缟岩谷”中的“缟”字是什么意思?
A. 黑色
B. 白色
C. 红色
D. 绿色
诗中提到的“飞僊术”是指什么?
A. 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
B. 航空技术
C. 诗歌创作
D.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