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阴》

时间: 2025-04-26 05:45:41

诗句

数间茅屋傍枫林,常负平生万里心。

老去逐年增老病,春来无日不春阴。

麴麈蘸岸波初涨,猩血团枝色已深。

欲到东园还嬾起,却和残睡听鸣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1

原文展示:

春阴
陆游 〔宋代〕
数间茅屋傍枫林,常负平生万里心。
老去逐年增老病,春来无日不春阴。
麴麈蘸岸波初涨,猩血团枝色已深。
欲到东园还嬾起,却和残睡听鸣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几间茅屋依傍在枫树林旁,诗人心中怀有万里志向,却因年岁渐长而感到身体的衰老与病痛。春天来临,几乎没有一天不笼罩在春天的阴影中。岸边的波浪初涨,红色的枫树枝头颜色已经加深。想要去东园游玩却懒得起身,只能在残梦中听到鸟儿的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通常指简陋的居所。
  • 枫林:生长枫树的树林,春季常见其色彩斑斓。
  • 万里心:指诗人心中志向远大,想要游历四方。
  • 春阴:春天的阴云,意指春天的气息和氛围。
  • 麴麈:指一种酒,象征春天的生机。
  • 猩血:形容鲜红色,常用以形容枫树的颜色。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东园”可能是指东边的园林,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平生万里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追求的执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和北方金朝的侵略,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春阴》创作于晚年,陆游的身体逐渐衰弱,经历了许多磨难,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未遂的无奈。

诗歌鉴赏:

《春阴》作为陆游晚年作品,展现了他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无奈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几间茅屋在枫树林旁,简单而宁静的场景,映射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忧伤。尽管他心中怀有万里志向,却因年岁增大,老病缠身,难以实现。

“春来无日不春阴”一句,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阴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不满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后面的描写更是生动,随着春天的来临,岸边的波浪初涨,红色的枫树愈加鲜艳,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美好。然而,诗人却因懒惰而迟迟不愿起身去游玩,显得格外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色,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困境之间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深厚的哲理,体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间茅屋傍枫林:几座茅草屋静静依靠在枫树林旁,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生活场景。
  2. 常负平生万里心:诗人心中始终怀有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期许。
  3. 老去逐年增老病:随着年岁增长,身体的衰弱和疾病日益显现,表现出对老年的无奈。
  4. 春来无日不春阴:春天的到来,虽然万物复苏,却有一种阴郁的气息,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快。
  5. 麴麈蘸岸波初涨:春水初涨,酒香弥漫,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6. 猩血团枝色已深:枫树的红色更加浓厚,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绚烂。
  7. 欲到东园还嬾起:想要去东边的园子,但因懒惰而不愿起身,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8. 却和残睡听鸣禽:在慵懒的睡意中,听到鸟儿的鸣叫,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惆怅与对春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阴影,表现出春天的另一面。
  • 对仗:如“老去逐年增老病”与“春来无日不春阴”形成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结合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苦涩,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简朴的生活,反映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枫林: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
  • 春阴:象征诗人内心的阴郁与无奈。
  • 猩血: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来无日不春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期待

  2. 陆游在诗中对人生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充满希望
    B. 忧伤与无奈
    C. 快乐与满足
    D. 平淡无奇

  3. 诗中提到的“东园”象征什么?
    A. 诗人的理想
    B. 现实的困扰
    C. 春天的美好
    D. 田园生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春天诗作都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陆游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无奈与内心的矛盾,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在情感表达上,陆游的诗更为细腻,杜甫的诗则更为宏大。

参考资料:

  1. 《陆游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查询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六武舞第一 叶生归缙云 奉和御制重阳五七言诗 其二 此夕 别墅 次韵和慎大詹中秋待月寄西掖三舍人之什 閤门廖舍人知袁州 殿院卞侍郎赴淮南转运 李廷评昭迪使淝上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循例 门字框的字 稔祸 尸字头的字 隆阳 羿彀 国开头的成语 路柳墙花 八字旁的字 包含菽的成语 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炫昼缟夜 冬扇夏炉 淤阏 反犬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比肩而事 国家多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