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3:34
蝶恋花
梨叶初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初秋的梨叶已经泛红,蝉声也渐渐停止。
银汉高悬,风声如同玉管般凄凉。
枕席刚刚变凉,铜漏声响彻夜空。
是谁让归巢的燕子轻轻离去?
草丛中虫鸣声声,秋露凝结。
宿酒醒来,已忘记归来的时节。
心中情思难以倾诉,
珠帘后每夜都映出朦胧的月光。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散文和诗词都极具影响力,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秋季,正值社燕离去、虫鸣渐起之时,表达人们对时光流逝和离愁别恨的感慨。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离别的伤感。首句“梨叶初红蝉韵歇”将读者迅速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场景。诗中描写的秋天,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变化,更是情感的流露。银汉、玉管等意象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清冷、凄美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词中表现了离别的主题,尤其是在“谁教社燕轻离别”一句中,燕子的轻离正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令人心生感伤。接下来,诗人通过“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展现了醉酒后对时间的模糊感,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结尾的“珠帘夜夜朦胧月”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朦胧的月光与夜色相互映衬,增添了诗的诗意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比如“银汉风高”中的“银汉”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离别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测试:
“梨叶初红”中的“梨叶”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诗中“谁教社燕轻离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愤怒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中的“宿酒”指的是什么?
A. 酒量大
B. 醉酒后的迷茫
C. 酒的香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