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51
汉宫春(己未中秋作)
周紫芝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秋天的气息依然浓厚,夜晚渐渐变得寒冷,露水在银色的床上凝结,梧桐树的叶子在高高的风中摇曳。月亮似乎也为我感到羞愧,不愿照亮我那因霜冷而显得毛糙的容颜。岁月匆匆流逝,银色的月亮冷冷地浸润着香醪(酒)。我除去了心中所有的怨恨与感伤,想把它们都交付给这离骚的时光。伤心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旧友,如今阴晴不定,何处能问候你,还能否记得今晚的明月?高楼之上,谁能陪我共赏这轮明月,只有那玉桂在烟雾缭绕的枝头。南枝上的喜鹊飞舞,我感叹这一生如浮云般飘荡在江边。希望我们能再约定,来年清明时节,常常相聚在寒冷的夜空下。
周紫芝,字仲明,号紫芝,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是咏物诗,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周紫芝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
《汉宫春》创作于己未年中秋之际,正值秋季,诗人借助中秋佳节,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但诗中的情感却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以中秋的秋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月亮的隐秘,反映出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秋意还深”便设定了诗的基调,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与内心的孤寂产生共鸣。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一句,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月亮似乎也在映照着诗人的悲伤。最后几句通过对未来的憧憬,表达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秋天的气息依旧浓重,夜间的露水在银色的床上变得凉意渐浓,梧桐树的叶子在高高的风中摇荡。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月亮应该为我感到羞愧,不愿意照耀我那因霜冷而显得粗糙的肌肤。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岁月在流逝,月亮冷冷地浸润着我手中的美酒。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除去心中的怨恨与感伤,想把一生的愁苦都交付给这离骚的时光。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伤心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旧友,如今阴晴不定,何处能问候你,是否还记得今晚的明月?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高楼之上,谁能陪我共赏这轮明月,只有那玉桂在烟雾缭绕的枝头。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南枝上的喜鹊飞舞,我感叹这一生如浮云般飘荡在江边。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希望我们能再约定,来年清明时节,常常相聚在寒冷的夜空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夜景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人在孤独中感怀,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流年老尽”是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丰收的季节
C. 朋友的相聚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婵娟”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A. 正确
B. 错误
《静夜思》(李白):
《月夜忆舍弟》(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