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兴二首》

时间: 2025-04-27 15:33:27

诗句

少年豪纵志凌云,著论将期拟过秦。

当日诗书徒用世,如今文字岂谋身。

乱离不用毛锥子,漂转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来一饱尚艰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27

原文展示:

遣兴二首 张嵲 〔宋代〕

少年豪纵志凌云,著论将期拟过秦。 当日诗书徒用世,如今文字岂谋身。 乱离不用毛锥子,漂转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来一饱尚艰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少年时期,我豪放不羁,志向高远如凌云,撰写论述时,期望能超越秦朝的成就。 那时,诗书只是用来应付世事,如今,文字又怎能用来谋生呢? 在动荡的时代,连毛锥子(指笔)都用不上,漂泊无依,只能像木偶人一样随波逐流。 主父(指自己)一生渴望享受丰盛的食物,但近年来,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生活十分艰辛。

注释:

字词注释:

  • 豪纵:豪放不羁。
  • 凌云:比喻志向高远。
  • 著论:撰写论述。
  • 拟过秦:期望超越秦朝的成就。
  • 徒用世:只是用来应付世事。
  • 岂谋身:怎能用来谋生。
  • 乱离:动荡的时代。
  • 毛锥子:指笔。
  • 漂转:漂泊无依。
  • 木偶人:比喻随波逐流,无自主能力。
  • 主父:指自己。
  • 希鼎食:渴望享受丰盛的食物。
  • 一饱尚艰辛: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生活十分艰辛。

典故解析:

  • 拟过秦:暗指作者希望自己的著作能超越秦朝的成就,秦朝在中国历史上以法家思想和严苛的法律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慨。该诗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经历动荡时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表达了对过去豪情壮志的回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现今的无奈漂泊,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首联展现了作者年轻时的远大志向,期望自己的著作能超越秦朝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发现诗书已无法用来谋生,动荡的时代使得连笔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渴望享受丰盛的食物,却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豪纵志凌云:描述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志向高远如凌云。
  2. 著论将期拟过秦:表达作者撰写论述时的期望,希望能超越秦朝的成就。
  3. 当日诗书徒用世:指出当时诗书只是用来应付世事,没有实际的用处。
  4. 如今文字岂谋身:感叹如今文字已无法用来谋生。
  5. 乱离不用毛锥子:在动荡的时代,连笔都用不上。
  6. 漂转聊同木偶人:漂泊无依,只能像木偶人一样随波逐流。
  7. 主父平生希鼎食:表达作者一生渴望享受丰盛的食物。
  8. 年来一饱尚艰辛:近年来,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生活十分艰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漂泊无依的状态比喻为木偶人,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现今的无奈漂泊,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动荡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凌云:比喻志向高远。
  • 毛锥子:指笔,象征文化与知识。
  • 木偶人:比喻随波逐流,无自主能力。
  • 鼎食:象征丰盛的食物,代表物质生活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凌云”一词的含义是: A. 高耸入云 B. 志向高远 C. 云彩飘动 D. 天空广阔 答案:B

  2. “乱离不用毛锥子”中的“毛锥子”指的是: A. 一种兵器 B. 一种工具 C. 一支笔 D. 一种食物 答案:C

  3. 诗中“漂转聊同木偶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自由自在 B. 随波逐流 C. 坚定不移 D. 独立自主 答案:B

  4. “主父平生希鼎食”中的“鼎食”象征什么? A. 简朴的生活 B. 丰盛的食物 C. 艰苦的生活 D. 清贫的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诗词对比:

  • 张嵲的《遣兴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嵲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放龟池 次韵省郎蔡彦文观潮长歌录呈吴兴贰守云间先生 用韵复云松老人华阳巾歌 江西饶歌二章 其二 银章复 江西饶歌二章 其一 龙兴平 杵歌七首 其五 杵歌七首 其四 杵歌七首 其三 杵歌七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倚马千言 热学 定虐 石字旁的字 居心险恶 髟字旁的字 劳止 政官 貝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包含殷的成语 任命 走马灯 生死予夺 拿云攫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