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51
贻诸学童
作者: 刘兼
横经叉手步还趋,
积善方知庆有馀。
五个小雏离学院,
一行新雁入贫居。
攘羊告罪言何直,
舐犊牵情理岂虚。
劝汝立身须苦志,
月中丹桂自扶疏。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师长对学童的教诲与期望。诗人以“横经叉手步还趋”开篇,表现出一种从容的姿态,接着提到“积善方知庆有余”,强调了积累善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了五个小雏离开学堂,象征着学童的成长与独立,和新雁飞入贫居,暗示着未来的希望与艰辛。后面的“攘羊告罪言何直”与“舐犊牵情理岂虚”则表达了对亲情的理解与责任感。最后,诗人劝告学童要立志艰苦奋斗,强调“月中丹桂自扶疏”,暗示美好的未来需要努力去争取。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专注于教育与德行的倡导,作品多以劝诫为主,风格质朴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对教育与德行重视的时期。诗人的身份可能是一位教师,他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学童的寄托与期望,鼓励他们积累善行,立志奋斗。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学童的关怀与期望。开头几句以自然的行走与姿态描绘了诗人自身的从容,表明他对学童教育的认真态度。通过“积善”二字,诗人传递了道德与行为的重要性,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善行,才能获得生活的丰盈。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学童们的成长与独立,五个小雏的离开寓意着他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旅途,与新雁的比喻,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对比贫居与学堂的环境,诗人似乎在提醒学童们,虽然未来可能艰苦,但只要心存志向,就能克服困难。
后面的“攘羊告罪”与“舐犊牵情”,则引入对家庭与责任的思考,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与责任感。诗的结尾处,诗人劝导学童要立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月中丹桂的意象则暗示着美好的未来和努力的结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学童的教诲与期望,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要立志奋斗,追求美好的未来。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积善”主要强调什么?
A. 个人的财产
B. 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C. 学习的知识
“五个小雏离学院”中的“小雏”指代什么?
A. 年幼的鸟儿
B. 年轻的学童
C. 离开的学生
诗的结尾提到的“月中丹桂”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美好的未来
C.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在《望岳》中同样表现了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激励人心。而刘兼通过对学童的关怀,强调个人的奋斗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两者在主题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