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0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09:15
原文展示: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傍连岚领秀,面对湖光溢。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白话文翻译:
破败的墙垣已经荒芜,人事日渐萧条寂静。幸好靠近青莲宫,残存的僧人还能识别遗迹。旁边连接着秀丽的山岭,面对着湖水的波光。这里的一切似乎还和昨天一样,但世事万变已非往昔。悠长的夏日已经深了,旧池塘里荷花开始聚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徒然地感慨今昔的变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和靖故居时所作,表达了对故居荒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和靖故居时所作,通过对故居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和靖故居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一句,直接描绘了故居的破败和人事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中的慰藉,残存的僧人还能识别遗迹,似乎是对过往的一种缅怀。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傍连岚领秀,面对湖光溢”和“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转的感慨,最终以“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作结,表达了对今昔变化的无奈和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和靖故居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强调了时光流转和世事无常的主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