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5:32
上韩公枢密 其二
作者: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
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
华萼楼头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
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
长乱何须在屡盟。
这首诗表达了对朝政的关心和对皇帝的期待。诗人想象着皇帝经过京城时,沿途有成千上万的人迎接,热情洋溢。连昌宫里的桃花应该正盛开,而华萼楼上的喜鹊也一定会被这盛景所惊扰。诗人认为,帝王应当怜惜忠诚的子民,应该明白天意在于关心百姓的生存。圣明的君主就像明亮的太阳一样,治理国家的信念坚定而清晰,那么国家的动乱又何必在不断的盟誓中重复呢?
诗中提到的“连昌宫”和“华萼楼”均为古代宫殿的名称,代表着皇权的象征。李清照在诗中运用这些典故,反映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与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文学成就斐然。她的词以抒情见长,常常带有婉约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国破家亡的经历使她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充满关切,体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李清照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篇用“想见皇华过二京”描绘出一幅热烈的迎接场景,展现了人民对皇帝的期盼与信任。接着提到“连昌宫里桃应在”,用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繁荣的景象,表现出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止于表面的热闹与美好,她在后半部分表达了对皇帝的期望,即希望他能体恤民众,维护国家的安定。通过“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李清照提醒统治者,真正的明君应当关注百姓的生活,理解他们的苦难。最后一句“长乱何须在屡盟”,更是道出对政治承诺的质疑,表达了对长治久安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又有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敏感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通过对皇帝的期待,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体恤民众,明白上天的意志在关心百姓的生存,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连昌宫”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苍生”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苏轼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国家与百姓的关心,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李清照的细腻与苏轼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