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添字采桑子》

时间: 2025-04-26 12:11:05

诗句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05

原文展示: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白话文翻译:

窗前是谁种下的芭蕉树呢?
树荫满满地洒在中庭,
每片叶子都似乎在轻轻舒展,流露出些许情意。
在伤感的夜里,枕边传来三更时分的雨声,
细细的雨滴如同霖雨般淅淅沥沥,
愁苦的我无法忍受,北方的人也不习惯这样听雨!

注释:

字词注释:

  1. 芭蕉树:一种热带植物,常用于遮阴,象征着浓郁的情感和故乡的温情。
  2. 阴满中庭:指树荫覆盖了整个庭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3. 心心:形容叶子的形态,意指细腻的情感。
  4. 三更雨:夜晚三更时分的雨声,传达出孤独的情感。
  5. 霖霪:指细雨或连续的雨,营造出沉闷的氛围。
  6. 愁损:形容愁苦的状态,愁苦使人心神损耗。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情感,反映了李清照在生活中经历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芳斋主人,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在词的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李清照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波动,体现出她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添字采桑子”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战乱之时,个人生活的困窘与国家的动荡深深影响了她的创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失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夜晚场景,诗中通过对芭蕉树和雨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开头的“窗前谁种芭蕉树”,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引发了对往昔的回忆与思考。中庭的阴影满满,仿佛是对她内心情感的映射,叶片的舒展与收缩寓意着她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而“三更雨”的描写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细雨轻轻落下,既是环境的描摹,也是心境的写照。雨声如同她心中的愁苦,淅沥不断,令人心生怜惜。最后一句“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雨声的感受,也道出了北方人与南方人情感上的差异,反映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前谁种芭蕉树?
    这一句引入了诗的场景,激起了对种植芭蕉树之人以及其背后故事的好奇。

  2.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重复的结构强调了中庭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幽静且略显压抑的氛围。

  3.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细致描写芭蕉叶,象征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往事的思念。

  4. 伤心枕上三更雨,
    夜深人静时的雨声与心中的伤感相互呼应,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孤独的气氛。

  5.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细雨如同愁绪,反复的表现手法加深了情感的刻画。

  6.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最后一句则是对自己情感的总结,北方人对这样的细雨不习惯,暗示了文化与情感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窗前谁种芭蕉树”引发读者的思考,象征着情感的根源。
  • 对仗:如“阴满中庭阴满中庭”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叶子似乎在“舒卷”,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芭蕉树与雨声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失去的怀念,体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芭蕉树:象征着温暖的情感与故乡的回忆。
  2. 中庭阴影:代表着幽静与孤独的心理状态。
  3. 三更雨:夜晚的雨声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 A. 桃树
    • B. 芭蕉树
    • C. 柳树
  2. “三更雨”所指的是:

    • A. 早晨的雨
    • B. 深夜的雨
    • C. 黄昏的雨
  3. 诗中描绘的情感主要是:

    • A. 欢快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比较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而苏轼则通过历史与人生的感悟展现出更为宏大的视野。

参考资料:

  1. 《李清照词选》
  2. 《宋代女词人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西湖春涨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一 渔庄鸣榔 西湖竹枝 其十三 西湖初夏 西湖八景 其一 仙桥柳色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六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西湖曲 西湖 西湖竹枝 其二十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所不窥 巾字旁的字 廉角 巛字旁的字 称物平施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辰字旁的字 自给自足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咫的成语 弃武修文 骚驿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心一腹 龙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筝雁 奚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