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时间: 2025-05-04 11:06:26

诗句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懃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26

原文展示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懃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个世道上,才华难以施展,田园的路途似乎迷失了方向。怀着殷切的心情,虽已白发苍苍,却仍然下马驻足,照看那青翠的溪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经世: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 才:才能、才华。
  • 田园:指乡村、田地。
  • 路欲迷:路途似乎迷失。
  • 殷懃:殷切、恳切,形容态度非常认真。
  • 白发:年老的象征。
  • 下马:下马休息,象征停下脚步。
  • 照青溪:照看青色的溪水。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白发”常常用来象征年老和智慧,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青溪”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的象征,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常常反映出对政治、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之际,心中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他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遗憾,以及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晚年的思索与感慨,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省。诗中“经世才难就”,直接道出了他对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显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失落和困惑。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尤其是在政治生涯的起伏之后,他愈加感受到个人才能的局限。

“田园路欲迷”则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在纷纷扰扰的世事中,内心的迷茫与寻找方向的希望。王安石在这里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世事的关注,而是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殷懃将白发”一句,展现了他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无论在何种境遇下,他都愿意停下脚步,去细细品味那青溪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也有对人生自我反思的深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世才难就:表达出对现实的感慨,才华难以得到施展,反映出政治环境的复杂。
  2. 田园路欲迷:乡村的路途似乎迷失,象征着在繁忙世事中,内心的迷惘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殷懃将白发:虽然年纪已大,依然怀有殷切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
  4. 下马照青溪:下马驻足,看护青溪,反映出他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形成了很好的对比,强调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 夸张:诗人在“白发”中传达出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乡村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宁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
  • “白发”:象征着老年与智慧,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经世才难就”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才华难以施展
    B. 田园生活的美好
    C. 对自然的向往

  2. “白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经验与智慧
    C. 健康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态度是: A. 失望
    B. 满意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安石更注重对个人内心的反省,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豪放人生的追求。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程德裕颂五首 题伯时画顿尘马 金陵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寄黄从善 木兰花令 定风波 张子谦写予真请自赞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次韵寄晁以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簪花格 包含栅的词语有哪些 凶短折 探题 敢不如命 比屋 街谭巷议 敬老慈少 法眼 麦字旁的字 开驶 风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粤若稽古 非字旁的字 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