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09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这棵桐树天生就显得苍翠挺拔,孤独地高耸入云,仿佛有几百丈高。它在高空中傲然屹立,根植于地却心怀谦卑。随着岁月的流逝,树根愈加坚实,阳光照耀下的叶子愈加浓密阴凉。在明朗的时光中,我想要去消除心中的怨愤,渴望能用斧头劈开五弦琴。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斫五弦琴”可能与古代琴乐相关,象征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与解忧。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重视民生。他的诗风以清新、质朴著称,擅长抒情、咏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后期,表达了他对孤独与坚韧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对音乐的向往。
《孤桐》通过桐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坚强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天质自森森”描绘桐树的挺拔,暗示自然之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凌霄不屈己”展现了桐树的自信与不屈,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随着岁月流逝,桐树的根愈加坚实,反映出诗人经历风雨而愈加成熟的心态。
“阳骄叶更阴”则通过自然现象传达出一种矛盾的美感,虽然阳光强烈,却能孕育出浓密的阴影,暗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复杂。最后一联“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表明诗人渴望在光明的时光中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桐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孤独与坚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王安石的《孤桐》主要表达了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阳骄叶更阴”是什么意思?
(填写解释)
判断题: “孤高几百寻”是形容桐树的高大与孤独。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孤桐》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描绘自然时,均表现出孤独与坚韧的主题,但李白更侧重于自然的壮美与个人的豪情,而王安石则更重视内心的反思与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