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凭高眺远》

时间: 2025-04-29 05:32:02

诗句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2:02

原文展示:

念奴娇·凭高眺远
作者: 苏轼 〔宋代〕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眺望远方,看到辽阔的天空,万里无云,留下迹象。
桂花的明月从天而降,光芒照耀之处,浸透了一整天的秋天的青碧。
在玉宇琼楼中,乘着鸾鸟来去的人,身处于清凉的国度。
江山如画,眼前的烟树历历在目。
我醉了,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影子成了三位客人。
在风露下起舞徘徊,今晚不知是什么夜晚。
我想乘风归去,何须骑上鹏的翅膀。
在水晶宫的深处,一声横笛吹断了宁静。

注释:

  • 桂魄:指月亮,桂树与月亮有关,寓意美好。
  • 玉宇琼楼:形容宫殿的华丽,象征理想的境界。
  • 清凉国:意指宁静、清幽的理想世界。
  • 烟树:远处树木的轮廓,像被烟雾笼罩。
  • 三客:指月亮的影子和自己,表达孤独与情感的共鸣。
  • 骑鹏翼:借用“鹏”比喻,表达希望高飞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在此地虽遭贬谪,但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借助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轼的《念奴娇·凭高眺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理想的生活境界,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孤独。在高处眺望,辽阔的天空和无云的长空,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自由。桂魄的飞来与明亮的光芒渗透着秋天的青碧,展现了自然的美。接下来的描写则进一步引入了“清凉国”的意象,似乎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境界,仿佛人们在此地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

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的情感愈加饱满。他醉酒狂歌,举杯邀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朋友的思念。影子成了“三客”,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中与自然对话的情景,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最后,想要乘风归去的愿望表达了对理想自由生活的渴望,独立于世俗的桎梏,体现了苏轼洒脱而不羁的个性。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高眺远:在高处远望,开阔的视野。
  2. 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看到辽阔的天空,万里无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3.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月亮如桂花般明亮,光芒照耀着清冷的秋天。
  4. 玉宇琼楼:形容如玉的天空和华美的楼阁,理想的境界。
  5. 人在清凉国:人身处于清凉、宁静的理想国度。
  6. 江山如画:山河如画,景色优美。
  7. 望中烟树历历:远处树木轮廓分明,生动形象。
  8. 我醉拍手狂歌:我醉了,欢快地拍手唱歌。
  9.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举杯邀月,影子成了三位客人,表现孤独感。
  10.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在风露中起舞,迷失在时间中。
  11.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想要乘风归去,达到理想境界。
  12. 何用骑鹏翼:不需要骑上鹏的翅膀,暗含对现实的反思。
  13.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在理想境界中传来一声横笛,打破了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魄”比喻月亮,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如“影成三客”,赋予影子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个性与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空:象征广阔自由的空间。
  • 桂魄:代表美好的月亮,寓意清纯与宁静。
  • 玉宇琼楼:象征理想的境界,华丽与美好。
  • 清凉国:理想中的宁静世界,心灵的归宿。
  • 烟树:远方的树木,象征记忆与思念。
  • 三客:影子与月亮的结合,表现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魄”指的是什么?

    • A) 明月
    • B) 桂树
    • C) 星星
    • D) 太阳
  2. “江山如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厌恶
    • B) 对景色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失望
    • D) 对城市的怀念
  3. 诗人想要“乘风归去”,这表达了什么?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明月
  2. B) 对景色的赞美
  3.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
  2. 杜甫的《春望》
  3. 温庭筠的《更漏子·夜来风雨声》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月亮的情感,但更侧重于酒与月的关系,表现出孤独感与豪情。
  • 杜甫《春望》:在自然景色中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九日 九日登吕仙台 九日诗寄明碧竹院 九日遇雨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 其二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 九日 九日得继之书 九日陈士良宅玩菊次韵王洁斋菊有醉杨妃紫霞杯二种 其三 九日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飔的词语有哪些 压场 鸡伏鹄卵 采字头的字 包含努的词语有哪些 大坰之惭 辰字旁的字 放言遣辞 浑深 甘字旁的字 森衰 愧恨 势不可为 鹿字旁的字 稍纵即逝 不得而知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