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54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作者:苏轼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是日复见符林秀才,言换扇之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酒醉后的行者在黎村中游荡的情景。半醒半醉的状态让他在竹林和藤蔓中迷失,但他依然坚持寻找归路,因为他的家在牛栏的西边。黎家有三个小孩,用葱叶吹奏乐曲来迎接他,不要把自己看得如同天涯海角,因为溪边总有舞雩的清风。符老的风韵已不如从前,脸色苍老,白发增多,投影在东邻女子的身上,每次换扇子的时候都只能遇见春梦婆。今天我再次见到了符林的秀才,他提到换扇子的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生活体验。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被贬期间,生活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醉后游荡的情景,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在,虽然环境迷离,但总能找到归路。诗的前两句通过“半醒半醉”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吸引读者跟随诗人的视角,感受其迷失与寻找的过程。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示了黎家小孩的纯真和乡村生活的简单美好,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传达出诗人希望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而非远方的追求。后半部分的“符老风情奈老何”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生动地描绘了老人的苍老与曾经的风韵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感慨,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围绕“归家”与“人生无常”展开,表现对家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珍惜生活、享受当下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诸黎”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黎村的居民
C. 一种植物
D. 诗人的朋友
“莫作天涯万里意”意在劝诫人们:
A. 要追求远方
B. 珍惜眼前美好
C. 不要回头
D. 多去旅行
“符老风情奈老何”中的“奈老何”表示:
A. 感慨无奈
B. 对老人的尊敬
C. 期待年轻
D. 感谢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