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3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35:39
莫种南山葛,葛生满堂前。
其蔓滋以长,愁心苦缠绵。
不如种萱草,花开自年年。
朱英间绿叶,可以忘忧悁。
双飞玉蝴蝶,一往不可复。
八月莎鸡鸣,露花白如玉。
白露秋复春,佳人在空谷。
日暮翠襜寒,采之不盈掬。
不要去种南山的葛藤,它的藤蔓会生长满前庭;
它的蔓藤越长越多,使得我心中忧虑愁苦缠绵。
不如种萱草,年年花开不断;
朱色的花朵夹杂着绿叶,能够让我忘却忧愁。
双飞的玉蝴蝶,一去不复返;
八月的莎鸡鸣叫,露水下的花朵洁白如玉。
白露时节,秋天又回到了春天,佳人在空谷中。
日暮时分,翠色的衣襜在寒风中飘动,采花却不满一掬。
刘崧,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人们心态变化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追求宁静和内心平和的情感。
《树萱堂诗为章仲勉赋》通过对南山葛与萱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选择与思考。前半部分提到的“南山葛”,其生长的藤蔓象征着烦恼的缠绕,暗示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忧虑与苦恼。相对而言,萱草则是一个值得种植的选择,寓意着诗人渴望的内心宁静与忘忧的境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象:双飞的玉蝴蝶、八月的莎鸡鸣、露花如玉,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生动的视觉效果,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并存的情感。尤其是“白露秋复春”,呈现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逐步引导读者从烦恼走向宁静,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烦恼与宁静的深刻思考,提倡选择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幸福。
诗中提到的“南山葛”象征着什么?
“不如种萱草,花开自年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双飞玉蝴蝶,一往不可复”中的蝴蝶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