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经潘葑》

时间: 2025-04-29 22:48:57

诗句

油窗著雨光不湿,东风忽转西风急。

蓬声萧萧河水涩,牵船不行人却立。

雨中蒿师风堕笠,潘葑未到眼先入。

岸柳垂头向人揖,一时唤入诚斋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8:57

原文展示:

晓经潘葑

油窗著雨光不湿,
东风忽转西风急。
蓬声萧萧河水涩,
牵船不行人却立。
雨中蒿师风堕笠,
潘葑未到眼先入。
岸柳垂头向人揖,
一时唤入诚斋集。

白话文翻译:

在油窗上雨滴下来,但光线没有被淋湿,
突然东风变为西风,风势急促。
河水发出萧萧的声音,变得干涩,
牵着船的人却站在那里不动。
雨中蒿草师傅的斗笠被风吹落,
潘葑还未到,景象已先涌入眼帘。
岸边的柳树低头向人作揖,
瞬间引导我进入诚斋的聚会。

注释:

  • 油窗:一种窗户,窗框上涂有油,能防水。
  • 蓬声:指蓬草的声音,形容自然环境的声音。
  • 蒿师:指一位以蒿草为生的师傅,可能是指草药或草制品的制作。
  • 潘葑:潘葑是指一种水生植物,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友人或来访者。
  • 诚斋集:指诗人聚会的地方,诚斋是一个有名的读书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以清新流畅而著称,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在雨中旅途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通过对天气变化和河岸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期待。

诗歌鉴赏:

《晓经潘葑》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雨天的自然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的“油窗著雨光不湿”给人一种清新而奇特的感觉,窗外的雨水并未打湿窗户,却透出淡淡的光线,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某种清晰与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风向的变化以及河水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幻无常,给人一种不安的情绪。尤其是“牵船不行人却立”,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活节奏的思考。

中间的“雨中蒿师风堕笠”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雨中人物的形象,生动而形象,令人感同身受。最后几句则引入了“岸柳”与“诚斋集”,将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紧密结合,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联系。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油窗著雨光不湿:窗户上雨滴落下,但窗户的油面并没有被湿透,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清新感。
  2. 东风忽转西风急:风向的变化,预示着天气的突变,表达了自然的无常。
  3. 蓬声萧萧河水涩: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
  4. 牵船不行人却立:人物的无奈与静止,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挣扎。
  5. 雨中蒿师风堕笠:细致描写雨中的人,生动形象。
  6. 潘葑未到眼先入:友人未到,但景象已先入眼帘,表达对友人的期待。
  7. 岸柳垂头向人揖:柳树似乎在向人致意,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更具亲和力。
  8. 一时唤入诚斋集:最后引导出一个聚会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岸柳垂头向人揖”,柳树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进行拟人化,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友人的期待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宁静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 解释 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油窗 雨窗,象征生活中的清新与希望。 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未被困扰的心境。
东风 风向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动。 反映人生中的变幻与不可预测性。
河水 河水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安静与萧索。 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流动。
岸柳 柳树的垂头,象征友好与礼貌。 体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互动。
诚斋 诗人聚会的地方,象征思想的交流与分享。 代表文化与知识的汇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油窗”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忧愁
    • B. 生活的清新与希望
    • C. 自然的变化
    • D. 人际的交往
  2. 填空题:诗中“蓬声萧萧河水涩”表现了____的氛围。

  3. 判断题:诗中“岸柳垂头向人揖”是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对/错)

答案:

  1. B
  2. 萧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晓经潘葑》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若虚的作品更侧重于月夜的宁静与美丽,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强调变化中的自然与内心的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存在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双清别墅与君任联句赠主人 高阳台(落梅) 高阳台 高阳台 昼梦醒作 高阳台·晚经神武门咏荷 高阳台·閒庭风起,草际飘坠,词笺题曰:新正小雨。不识何人作,依韵和之 高阳台 坐雨作 高阳台 书贺瑟庵置媵 高阳台 高阳台 倚自题原调 见顾翎《绿梅影楼词存 题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星前月下 身字旁的字 以寡敌众 以噎废餐 包含卉的词语有哪些 鹊门 送元二使安西 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秋放 煽引 丨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败鼓之皮 众寡莫敌 包含双的成语 一串骊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