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02
沁园春 题王山长小像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己卯之秋,余甫成童,流观简编。
见诸省贤书,楚材最妙,于中杰作,数子尤传。
旧雨石霞,金昆亦世,先后同吟杕杜篇。
昭邱上,只思君不见,君在谁边。
相逢各已华颠。算燕市论交亦偶然。
叹破砚枯琴,此间孤冷,豪丝脆管,别屋夭妍。
三尺生绡,一泓冰雪,貌尔萧疏老郑虔。
掀髯笑,笑人间何限,图画淩烟。
在己卯年的秋天,我刚刚成童,流连于简编的书籍中。
看到各省的贤士所著,楚国的才子最为出色,其中的杰作,几位才子更是传颂。
旧友如石霞、金昆等也在此世,曾同吟《杕杜》篇章。
在昭邱之上,只是对你思念不已,却不知道你身在何方。
相遇时各自已是风华正茂,算是在燕市的交谈也只是偶然。
叹息破损的砚台与枯萎的琴,此处孤寂冷清,华丽的丝竹乐器,别处的美景娇艳。
三尺长的生绡,映照着一泓冰雪,你的容颜萧疏如老郑虔。
掀起胡须微笑,笑看人间何其有限,图画如烟飘渺。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子隐,号梅溪,晚号闻钟老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文赋,风格清新脱俗,注重抒情与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己卯年,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在诗中,作者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沁园春 题王山长小像》是陈维崧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楚国才子的赞美,展现了文学的传承与交流。通过描绘旧友及其作品,诗人表达了对昔日光辉岁月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诗的开头以“己卯之秋”引入,时间的点明使得情感更为具体。诗人通过对古代名人的提及,展现了对文化的敬仰与对友人的思念。尤其是“君在谁边”的反复,表现了深深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渴望。后面“叹破砚枯琴”则象征了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相结合,使诗作更具层次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对文学与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材”是指哪个方面的人物?
A. 武将
B. 文人
C. 商人
D. 学者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主要表现在诗的哪一句中?
A. “己卯之秋”
B. “君在谁边”
C. “三尺生绡”
D. “掀髯笑”
“叹破砚枯琴”中“破砚”象征着什么?
A. 友谊的破裂
B. 创作的艰辛
C. 时光的流逝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沁园春 题王山长小像》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理解与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