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6:05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泊舟斫枯葭,歊火爇岸傍。
冒岭云冥蒙,漫江雪飞扬。
拖冰修网涩,出水朱鬐殭。
旷然起远怀,风旗转危樯。
千帆共辞浦,搀错逆水翔。
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後相。
鮆鱼何时来,杨花吹茫茫。
沙草不可辨,雁立知汀长。
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
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
这首诗描绘了江宁浦的寒冷景象与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停船在岸边,砍下枯葭,岸边燃起了微弱的火光。远山的云雾弥漫,河面上飘起了雪花。拖着冰块修补渔网时,水中的红色鱼虾却显得无力而僵硬。心中感慨万千,风中的旗帜在危急的船桅上飘动。千帆齐聚,纷纷告别港口,错落有致地在逆流中飞翔。仰望天空,星星开始显现,但瞬息之间又隐去。鱼儿何时才能到来,杨花随风飘散,形成一片茫茫的景象。沙草混淆不清,只有雁群在长滩上栖息,才知道湿地的长度。山顶的石头女神,忽然显现出光辉。我怎能再听到那悠扬的笛声,而不在桓野王的地方相遇呢?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梅尧臣的《云中发江宁浦至采》以其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宁浦的寒冷与孤寂。首联“泊舟斫枯葭,歊火爇岸傍”,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孤舟泊岸的情景,枯葭与微弱的火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描写“冒岭云冥蒙,漫江雪飞扬”,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诗中反复出现的“千帆共辞浦”与“落星始前瞻”,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诗人在逆流中挣扎的形象,似乎反映了自己对命运的叩问与思索。最后的结尾“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则在感叹中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命运的无常,展现了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泊舟斫枯葭”意为:
A. 停船在岸边,砍伐枯葭
B. 远航于大海
C. 归乡途中
“千帆共辞浦”的意思是:
A. 船只相继离去
B. 船只在港口停留
C. 船只在逆流中漂流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
A. 美好事物
B. 生命的脆弱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