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4
少常仙伯词翰光,天鹅绶带连天香。
崆峒之人瞻北斗,假面不敢呈西凉。
浮名於我亦何有,不爱热官能炙手。
诗参祖律品度高,饮遇故人情分久。
梦中不踏肥马尘,觉来惊看琼树新。
只愁三叠诗更好,有如恩爱成烦恼。
我年轻时就仰慕仙人的文采,像天鹅的绶带般轻盈芬芳。
崆峒山的人仰望北斗星,假装面目全非不愿显露于西凉。
流传的名声对我来说又算什么,我不喜欢那些热衷于官场的人。
我的诗歌参照古人的法则,品位和格调都很高,
与老朋友饮酒时情谊悠长。
梦中我不曾踏上肥马的尘土,醒来时惊喜地看到琼树的新芽。
只愁这三叠的诗歌更好,仿佛恩爱也成了烦恼。
王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常常反映出儒家理想与个体情感的冲突。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它写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复杂的背景下,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从开头便展现出一种轻盈的气息,运用“仙伯”和“天鹅”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文采的向往与追求。而后面提到的“崆峒之人瞻北斗”,则暗示了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崆峒山象征着修道之人的追求,北斗星则是方向和希望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表达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浮名于我亦何有”,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接着,作者提到饮酒与故人相聚,这是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显示出一种温暖的情感。最后几句则是诗歌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表达了对创作的渴望与烦恼,尤其是“只愁三叠诗更好,有如恩爱成烦恼”,将诗歌创作与爱情烦恼并列,展示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情感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对友情的珍视及对创作的执着,传达出一种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崆峒之人”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理想与目标
C. 友情
答案:B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A. 重视
B. 淡漠
C. 追求
答案:B
诗中“只愁三叠诗更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烦恼
B. 对创作的期待与烦恼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