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下庵即事三绝 其二》

时间: 2025-04-25 09:20:00

诗句

病后天魔不战降,梦中千顷白鸥江。

心空境寂声尘尽,却爱秋蝇扑纸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0:00

原文展示:

病后天魔不战降,
梦中千顷白鸥江。
心空境寂声尘尽,却爱秋蝇扑纸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后心境的变化。病后,心中不再有与魔障的斗争,仿佛一切都已经放下。在梦中,看到一望无际的白鸥飞翔于江面,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内心的空灵与外界的宁静并没有使他完全超脱,反而在这种静谧中,他却对秋天的苍蝇在纸窗上扑打的声音感到了一种特殊的依恋。

注释:

  • 病后:指作者生病之后的状态,暗示心境的变化。
  • 天魔:这里指内心的烦恼与困扰,原意为邪魔外道。
  • 千顷白鸥江:形容梦中景象,白鸥在江面飞翔,象征自由与宁静。
  • 心空境寂:心中空灵,境界寂静,指一种超脱的心境。
  • 声尘尽:声音与尘世的纷扰都已消失。
  • 秋蝇:秋天的苍蝇,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烦恼。
  • 扑纸窗:苍蝇在纸窗上扑打,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以山水诗、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放下庵即事三绝》是作者在病后心境沉静,内心放下烦恼的情况下所作。此时,他的精神状态从纷繁复杂中解脱出来,转向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病后的心境入手,表现了诗人在疾病折磨下的思考与感悟。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梦境,梦中所见的白鸥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白鸥在江面翱翔,恍如世外桃源,展现了诗人心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在心境宁静的同时,仍然对生活细节的敏感,秋蝇扑窗的细微声音使他无法完全超脱,反而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整首诗通过对比宁静与烦扰,呈现出一种禅意,既有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后天魔不战降:病后,内心的困扰不再与自己作斗争,心情平和。
  2. 梦中千顷白鸥江:梦境中看到一片辽阔的江面,白鸥成群飞翔,体现了内心的平静。
  3. 心空境寂声尘尽:内心空灵,外在环境宁静,世俗的声音与纷扰都已远去。
  4. 却爱秋蝇扑纸窗:然而,诗人对生活中小事的细微感受依然存在,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细节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白鸥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拟人:秋蝇的扑打声赋予了生命,显示出生活的细腻。
  • 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病痛与生活的双重压迫下,诗人对宁静与烦扰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追求的理想境界。
  • 江水:象征自然的宽广与流动,体现生命的流逝。
  • 秋蝇:生活中的小烦恼,反映人们对生活琐事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魔”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内心的烦恼
    C. 外界的干扰
    D. 人际关系

  2. 诗人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A. 山水
    B. 白鸥
    C. 秋蝇
    D. 树木

  3. 本诗表现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绝望
    B. 宁静与超脱
    C. 兴奋与快乐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学。
  • 陶渊明《饮酒》:反映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我放逐。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放下庵即事三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范成大更注重生活细节的表现,而王维则更侧重于整体的自然景观与心境的融合。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隐者图 隐者图 隐者图 圯上行 雪中玩易偶成 雪中梅竹图 萱草篇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 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谢刘仲宽惠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壮气凌云 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事事 吴札 杨雀衔环 青阳 镸字旁的字 包含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蕈的词语有哪些 童弱 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秧元 仅识之无 原心定罪 寞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