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瓜园》

时间: 2025-05-02 15:05:02

诗句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5:02

原文展示

碧蔓凌霜卧软沙,
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
未可蒲萄苜蓿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青翠的藤蔓在霜天中躺卧在柔软的沙土上,
每年到处都能吃到西瓜。
西瓜的形状和颜色淡如水,
不能与葡萄和苜蓿相提并论。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蔓:青翠的藤蔓。
  • 凌霜:经历霜冻的。
  • :躺卧。
  • 软沙:柔软的沙土。
  • :吃。
  • 濩落:形态模糊,颜色淡薄。
  • 蒲萄:葡萄。
  • 苜蓿:苜蓿草,一种可供牲畜食用的草。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西瓜的形态与生长环境,体现了一种自然的清新与朴素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君复,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质朴生动著称,常常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农业发展,诗人通过对西瓜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诗歌鉴赏

《西瓜园》是一首描绘西瓜生长与品味的诗,表面看似简单,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首句“碧蔓凌霜卧软沙”勾勒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景象,藤蔓在霜冻中依然生机勃勃,显示了自然的韧性与生命力。接下来的“年来处处食西瓜”则表达了西瓜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第三句“形模濩落淡如水”通过形态的比喻,传达出西瓜的清新与淡雅,而“未可蒲萄苜蓿夸”则进一步强调了西瓜的独特性,表明其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表现了南宋文人追求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蔓凌霜卧软沙:青翠的瓜藤在霜天中躺卧,暗示着西瓜的成长环境。
  2. 年来处处食西瓜:每年都能在各地品尝到西瓜,表现出西瓜的普及性。
  3. 形模濩落淡如水:西瓜的形状和颜色像水一样淡薄,突出其清新自然的特性。
  4. 未可蒲萄苜蓿夸:西瓜无法与葡萄和苜蓿相提并论,暗示其独特之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淡如水”形容西瓜的颜色,突出了其清新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西瓜的生长与食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瓜:象征丰收与夏日的清凉。
  • 碧蔓:代表生命力与自然的美好。
  • :暗示季节的变化,象征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蔓”指的是什么?

    • A. 白色的藤蔓
    • B. 青翠的藤蔓
    • C. 干枯的藤蔓
  2. 诗中提到的“未可蒲萄苜蓿夸”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西瓜与其他水果的比较
    • B. 葡萄的美味
    • C. 苜蓿的营养价值
  3. 诗中提到的“软沙”指的是什么?

    • A. 硬土
    • B. 软的沙土
    • C. 水泥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但范成大的诗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山水的意境和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鉴老见赠新词,读后六次韵奉寄 金缕曲 题李宛湘夫人花阴绕步遗照 金缕曲 唁沈山灵悼亡 金缕曲 罗浮卜居图为梁又农布衣淯题 金缕曲 徐问渠六桥草堂图册 金缕曲 仲秋送畹兰妹归吴江 金缕曲 题抱香室填词图 金缕曲 题醉钟馗横幅 金缕曲 金缕曲·癸未立冬,石窗词长为拙集《延目词稿》赐题弁言,谨步原韵以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参审 形影相附 离开头的成语 时绌举赢 斤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琅邪山 采字头的字 榆木圪垯 禁舍开塞 杀身出生 联运 里结尾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宿殃 山旮旯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