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57
为国恃久安,变起最莫测。
释楚为外惧,此实计之得。
吾侪学养生,事事当自克。
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
要须铭盘盂,下箸如对敌。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以及对突发变故的警惕。曾经的楚国因外敌而生惧,实际上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这些人要学习养生,面对一切事情都要自我克制。年老时不应追求声色犬马的享乐,而要警惕饮食的安全。就像下筷子般严肃,仿佛是在与敌人对峙。
诗中提到“释楚为外惧”,这是对楚国历史的提及。楚国在战国时期曾因外敌而感到恐惧,反映了历史中国家安危的复杂性。作者通过这个典故,强调了面对外部威胁时应保持警惕和清醒。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该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在病中思考养生之道以及国家的未来,表达了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展示了陆游对生命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全诗在结构上严谨,每两句相对,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称美。诗人通过“为国恃久安,变起最莫测”的开篇,直入主题,提示人们在安宁的表象下,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接着,通过“吾侪学养生,事事当自克”,表达了对养生和自制的重视,反映出他对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的追求。在后两句中,诗人强调饮食的谨慎与生活的节制,体现出他对老年生活的深思熟虑。
整首诗语气沉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既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陆游将个人的养生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国家安危与个人养生展开,体现了陆游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他通过自我克制与谨慎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
“为国恃久安,变起最莫测”中“恃”的意思是?
A. 依靠
B. 放弃
C. 忽视
诗中提到的“释楚”是指?
A. 楚国的兴起
B. 楚国的恐惧
C. 楚国的灭亡
“下箸如对敌”中的“下箸”比喻什么?
A. 吃饭的态度
B. 战斗的准备
C. 生活的节奏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都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陆游更多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个人在国家动荡中的无奈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