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3:10
晚泊如皋
作者: 江璧 〔清代〕
浮生飘泊走关河,
落日平湖水不波。
沙鸟渐随帆影减,
炊烟都杂海云多。
渔家有圃栽松竹,
樵径无人长薜萝。
烽火年来未销歇,
江乡何日靖干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泊如皋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提到,漂泊的生活如同过关过河一般,随着落日的余晖,湖面平静无波。沙鸥在空中飞翔,随着帆影渐渐消逝,炊烟缭绕,和海上的云彩交融在一起。渔家有园,种植松竹,而樵夫的路上无人,长满了薜萝。烽火连年的岁月未曾消散,江乡何时才能恢复平静,结束战争?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烽火和江乡的意象常常出现在描写战争与和平的古诗中,反映了历史的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江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诗作完成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晚泊如皋》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诗人在平湖边静静泊船,随着夕阳的余晖,湖面如镜,平静无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中潜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战争的忧虑。通过对沙鸟、炊烟、渔家等自然与人文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园的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不仅反映了战乱之苦,也表现了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动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眷恋。
诗词测试:
诗中“浮生飘泊”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江乡的期望是什么?
“沙鸟渐随帆影减”中,帆影象征什么?
答案: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