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未兴龙节日怀历阳王掾元胥》

时间: 2025-04-28 04:11:46

诗句

昨岁东溪口,扁舟欲下江。

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

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

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1:46

辛未兴龙节日怀历阳王掾元胥

原文展示:

昨岁东溪口,扁舟欲下江。
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
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
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

白话文翻译:

去年在东溪口,我的扁舟正准备下江。
愁苦的灯光映照着帐幔,月光悄悄地侵入窗户。
无聊地寄出书信,谁能和我同饮一缸美酒?
何时才能见到你,让我心中的忧愁得以缓解?

注释:

  • 昨岁:去年。
  • 东溪口: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游历的地方。
  • 扁舟:小船。
  • 伴愁灯映幔:灯光映照着帐幔,伴随着愁苦的情绪。
  • 欺睡月侵窗:月光悄悄地侵入窗户,似乎在欺骗沉睡的人。
  • 漫寄书连纸:随意地寄出书信和纸张。
  • 心降:心情得以平复或减轻。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情和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字方回,号湘山,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常在词中表现个人情感及自然风景,风格清丽。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贺铸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昨岁东溪口”,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通过灯光与月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的孤寂,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在“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寄信但又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显现出孤独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渴望。最终“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希望与友人重聚的愿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岁东溪口,扁舟欲下江。”:交代时间与地点,表现诗人处于游历之中。
    • “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描绘夜晚的孤独,灯光与月光暗示着诗人的心情。
    • “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表达对友人陪伴的渴望,寄书的无奈与孤独感。
    • “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期待与友人重聚,缓解内心的忧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灯映幔”、“月侵窗”,构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月光描绘成“欺睡”,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体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希望重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灯光:象征着孤独与愁苦。
  • 月光:代表着思念和时间的流逝。
  • 扁舟:象征着漂泊与无依无靠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地点是?
      • A. 西溪口
      • B. 东溪口
      • C. 南溪口
      • D. 北溪口
    2. 诗中提到的“谁同酒一缸”暗示了什么?
      • A. 渴望旅行
      • B. 渴望友情
      • C. 渴望财富
      • D. 渴望安静
    3. 诗中“何当见之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开心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友情的渴望,李白的豪放与贺铸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铸生平及其作品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又数日矣,仍无来耗,独游稷园作 鹧鸪天 壬寅晚春,金平庐折园内白牡丹一朵见贻,欣然为赋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五首 其一 鹧鸪天 甲午除日 鹧鸪天 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 鹧鸪天·七夕应江右社课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十二 磨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旨信 酉字旁的字 神奇臭腐 作恶多端 美女簪花 里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手字旁的字 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奔流不息 无影无形 七舌八嘴 石丈人 起卦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