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1:46
昨岁东溪口,扁舟欲下江。
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
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
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
去年在东溪口,我的扁舟正准备下江。
愁苦的灯光映照着帐幔,月光悄悄地侵入窗户。
无聊地寄出书信,谁能和我同饮一缸美酒?
何时才能见到你,让我心中的忧愁得以缓解?
诗中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情和孤独的深刻理解。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昨岁东溪口”,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通过灯光与月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的孤寂,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在“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寄信但又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显现出孤独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渴望。最终“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希望与友人重聚的愿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体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希望重聚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