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缕曲 其七 前题用丙子韵》

时间: 2025-05-09 00:23:41

诗句

嫩漆青于柳。

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

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

惯早晚、逢迎红袖。

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

月宫玉斧留痕否。

是何年、修成七宝,至今如旧。

心眼锼空玲珑玉,琐骨亦如人瘦。

重帘下、雨疏云逗。

恰似裙襕西湖景,把六桥、亭子朱丝绣。

流连物,汝为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41

原文展示

嫩漆青于柳。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惯早晚逢迎红袖。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月宫玉斧留痕否。是何年修成七宝,至今如旧。心眼锼空玲珑玉,琐骨亦如人瘦。重帘下雨疏云逗。恰似裙襕西湖景,把六桥亭子朱丝绣。流连物,汝为首。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嫩柳青翠欲滴,映照在纱窗和粉壁上,显得格外绚丽。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我送上湘帘花枝的影子,字面间透出深意。习惯了早晚与红袖佳人相伴,犹如骑马的郎君,正好在这里停留。月宫中的玉斧是否留下痕迹?是什么时候修成的七宝,至今仍旧如昔。心中的眼睛雕刻出玲珑的玉石,细小的骨骼也如同人儿般瘦弱。重帘下雨水稀疏,云彩轻盈地飘浮,宛如裙摆掩映的西湖景色,六座桥亭用朱丝绣成。流连于此,你便是我的首要之物。

注释

  • 嫩漆青:形容春天嫩绿的柳树。
  • 湘帘:指用湘江的帘幕,象征美丽的女子。
  • 亚字:可能隐喻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情感。
  • 重帘下雨:指帘子后面下着细雨,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与人情,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金缕曲 其七》创作于清代的繁华时期,诗中蕴含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头以“嫩漆青于柳”引入,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仿佛春风拂面,柳条轻摇。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湘帘花枝影”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中间部分提到“月宫玉斧”,引入了神话的元素,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最后以“流连物,汝为首”结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丰富,既有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细腻刻画,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深邃的艺术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漆青于柳:春天的柳树嫩绿,象征生机。
  • 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窗前,描绘出绮丽的场景。
  • 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通过花枝影子,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 惯早晚逢迎红袖:习惯与美人相伴,表现出一种亲密的关系。
  • 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将爱情比作骑马的郎君,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
  • 月宫玉斧留痕否:运用神话,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是何年修成七宝,至今如旧: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 心眼锼空玲珑玉,琐骨亦如人瘦:内心的珍贵与脆弱,带有哲理的思考。
  • 重帘下雨疏云逗:细雨轻云,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恰似裙襕西湖景,把六桥亭子朱丝绣:将西湖景色比作裙摆,展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事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在句式上保持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爱情深情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青春。
  • 湘帘:代表美人的柔情与温婉。
  • 月宫:引发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寻。
  • 雨疏云逗:营造出宁静、淡雅的氛围,象征生活的恬淡与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嫩漆青于柳”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月宫玉斧留痕否”一句中的“月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地方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诗歌形式
  3. 诗中“流连物,汝为首”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心中所爱的人的深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相较于樊增祥的细腻描写,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纳兰性德的作品往往具有更为浓郁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与樊增祥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此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金缕曲 其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江红(春日) 满江红 舟次润城谒程昆崙别驾仍用前韵 满江红 生日感赋 满江红·咏古 满江红 赠歌者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偕吴宾来游湖上,过西冷桥吊苏小塞 满江红三首 其二 满江红 吊向烈女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跆藉 见字旁的字 景候 工字旁的字 孔壁古文 包含技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同字框的字 侥忝 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兰味 明允 举直措枉 瞒上欺下 拍案称奇 万世公论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