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雨》

时间: 2025-04-27 17:56:55

诗句

春雨{上雨下替}{上雨下替}鸣百舌,林花淡淡洗燕脂。

眼前耳底催人杀,不醉三杯大是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6:55

原文展示:

春雨上雨下替上雨下替鸣百舌,林花淡淡洗燕脂。眼前耳底催人杀,不醉三杯大是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雨轻轻地下着,唤醒了百鸟的歌声,林间的花朵在雨中被洗净,仿佛是用燕脂轻轻涂抹的。耳边传来的声响令人心神荡漾,若是不喝三杯酒,那真是太痴呆了。

注释:

  • 春雨:春天的细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鸣百舌:这里指的是百鸟在春雨中欢快地鸣叫。
  • 林花淡淡:林中的花朵在细雨中显得清新淡雅。
  • 燕脂:一种女性化妆品,用来形容花的艳丽。
  • 催人杀:催促人心醉神迷。
  • 不醉三杯:意指不饮酒在如此美景中是多么愚蠢。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直接典故,但其描绘的春雨和春花的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生机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春雨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春雨上雨下替上雨下替鸣百舌”,通过细雨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温柔与生机,仿佛在告诉我们,春雨是万物复苏的源泉。接着“林花淡淡洗燕脂”,将春天的花朵与美丽的化妆品作比较,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洗净花瓣后的清新与雅致,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在后两句中,诗人借助耳边的声响和饮酒的比喻,表达了在这样的美景中沉醉的情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雨上雨下替上雨下替鸣百舌:春雨细细地下着,唤醒了林中百鸟的欢鸣,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林花淡淡洗燕脂:林里的花朵在雨中被洗净,清新而美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眼前耳底催人杀:眼前的景象和耳边的声音让人心醉神迷。
  • 不醉三杯大是痴:在如此美妙的氛围中,如果不喝酒,那真是愚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唤醒百鸟的力量,增强了生动性。
  • 拟人:春雨仿佛有灵性,能够使花朵焕然一新。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以及在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温暖和生命的复苏。
  • 百舌:象征生机与欢乐。
  • 林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舌”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诗歌形式
  2. “林花淡淡洗燕脂”中,“洗燕脂”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的颜色
    • B. 雨水的清新
    • C. 妆容的清洗
    • D. 花的香气
  3. 诗人通过春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愤怒
    • C. 喜悦
    • D.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人情与离愁。
  • 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春雨》的轻快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夜辞 秦宫谣 阅江楼记 送天台陈庭学序 王冕好学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淮阳感秋 夏日过郑七山斋 大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春秋笔法 韭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容容多后福 南温带 漏勺 少衣缺食 谢咎 开阔眼界 文史 公正廉明 立字旁的字 迷离马虎 爪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