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59:47
学子抠衣三鳣堂,芝兰郁郁苞芬香。
古人用器列彝鼎,前辈遗编充栋梁。
事业未容传信史,功名端合付贤良。
佳城他日祥光聚,知是几番焚赠黄。
这位学子在三鳣堂中苦心研究,芝兰芬芳,香气四溢。
古人用器皿排列成彝鼎,前辈留下的典籍如栋梁般支撑着我们。
他的事业尚未能够传承给后人,功名应当由那些贤良之士来继承。
未来的美好城市中,将会聚集祥和的光辉,
我不知道这又要经历多少次焚烧黄纸的祭奠。
史浩,字子齐,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命运。
此诗可能是为了悼念某位亲友或老师,表达对其生前功绩的追忆与对后世的寄托。通过对古人智慧的追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袁和叔父宣义挽词》是史浩在悼念袁和叔父时所作,整首诗通过对古人智慧的回顾与对当下学子的勉励,展现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开头以“学子抠衣三鳣堂”引入,描绘出一位年轻学子在书斋中用心钻研的场景,展现出学习的氛围与求知的决心。接着以“芝兰郁郁苞芬香”引申出古人文化的繁盛,表明前辈的学识如同芬芳的芝兰,滋养着后代的成长。
诗中提到“古人用器列彝鼎”,引出对古代礼仪与文化的尊重,强调历史的传承与积淀。接下来的“事业未容传信史,功名端合付贤良”则表达出诗人对袁和叔父未能完成事业的惋惜,寄托了对贤才接续的期待。
最后以“佳城他日祥光聚”展望未来,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者的怀念,结尾的“知是几番焚赠黄”则引发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伤与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悼念,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出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学子”是在什么地方学习的?
A. 书房
B. 三鳣堂
C. 教室
D. 花园
“芝兰郁郁”中“郁郁”是什么意思?
A. 稀少
B. 茂盛
C. 干枯
D. 朴素
诗人对逝者的感情是?
A. 忘却
B. 愉悦
C. 惋惜
D. 轻松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史浩的《袁和叔父宣义挽词》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逝者的哀悼,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对人生的珍惜。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皆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