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34
昔年洛浦见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
愁来欲遣何可柰,时向金河寻杜家。
杜家花虽非绝品,犹可开颜为之饮。
少年意气易成懽,醉不还家伴花寝。
一来京国两伤春,憔悴穷愁九陌尘。
红房紫莟处处有,骑马欲寻无故人。
黄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时怅望多。
为怜此水来何处,中有伊流与洛波。
忽闻君至自西京,洗眼相看眼暂明。
心衰面老畏人问,惊我瘦骨清如冰。
今年七月妹丧夫,稚儿孀女啼呱呱。
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门无过者。
独行时欲强高歌,一曲未终双涕洒。
可怜明月与春风,岁岁年年事不同。
暂别已嗟非旧态,再来应是作衰翁。
感时惜别情无已,无酒送君空有泪。
西归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今若此。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34
送张屯田归洛歌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昔年洛浦见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
愁来欲遣何可柰,时向金河寻杜家。
杜家花虽非绝品,犹可开颜为之饮。
少年意气易成欢,醉不还家伴花寝。
一来京国两伤春,憔悴穷愁九陌尘。
红房紫莟处处有,骑马欲寻无故人。
黄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时怅望多。
为怜此水来何处,中有伊流与洛波。
忽闻君至自西京,洗眼相看眼暂明。
心衰面老畏人问,惊我瘦骨清如冰。
今年七月妹丧夫,稚儿孀女啼呱呱。
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门无过者。
独行时欲强高歌,一曲未终双涕洒。
可怜明月与春风,岁岁年年事不同。
暂别已嗟非旧态,再来应是作衰翁。
感时惜别情无已,无酒送君空有泪。
西归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今若此。
曾经在洛浦看到花瓣落下,曾经为此写下悲伤的歌。
如今愁苦来临,我该如何排遣,正好在金河边寻找杜家的踪影。
杜家的花虽然不是绝美的品种,仍然可以让我微笑,借此畅饮。
年轻的意气容易成欢,醉酒后不愿回家与花共眠。
自从来到京城,两次伤春,愁苦憔悴,恍若在尘世间漂泊。
红房紫莟到处都有,却骑马去寻无故人。
黄河在三月流入隋河,河水多时让我怅望不已。
可怜这河水从何而来,里面有伊水与洛水的交汇。
忽然听说你从西京来,洗净眼睛看你一会儿,心情才稍微明朗。
心衰面老怕别人问,惊觉我这瘦骨清冷如冰。
今年七月,我的妹妹失去了丈夫,幼儿和孀女啼哭不已。
九月的季秋,我的妻子也去世了,十月时我病重。
我在新城的低头病卧,日日不出门,无人来访。
独自一人走时想要高歌,结果一曲未终双泪洒下。
可怜那明月与春风,岁岁年年事情却不同。
暂时的离别让我唏嘘不已,再次相见定是衰老之翁。
感慨时光的流逝,惜别的情绪无尽无休,无酒送君,唯有泪水相伴。
西归后必定有人向你问候,今次告别竟成如此模样。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尤其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送张屯田归洛歌》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其经历了多次人生变故,感慨颇多。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朋友张屯田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全诗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激起对逝去青春的怀念,情感充沛而真挚。开头几句通过描绘花落的场景,引入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通过对杜家花的赞美,表达了即使生活艰辛,仍然希望在简单的快乐中找到慰藉。
在表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春风”等,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然而通过“岁岁年年事不同”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无常的感叹。诗中多次提到的“泪”,道出了离别的伤感和深情的牵挂,尤其在“无酒送君空有泪”,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的感情线索清晰,从回忆到现实,再到告别,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珍重与对生活的感慨,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使其成为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苦难的无奈,流露出浓厚的忧伤与思考,最终以感伤的情绪收尾,令人深思。
欧阳修的《送张屯田归洛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杜家”指的是谁的家?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无酒送君空有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悲伤与无奈
D. 愉悦
《春夜喜雨》与《送张屯田归洛歌》都表现了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慨,但前者更多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欢愉,而后者则深切探讨了离别与人生无常的主题,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