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25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百种相思千种恨,早是伤春,那更春醪困。
薄幸辜人终不愤,何时枕畔分明问。
懊恼风流心一寸,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
此意为君君不信,泪珠滴尽愁难尽。
这首词表达了无数相思和怨恨,早已因春天而感到伤感,更何况春酒让我感到困惑?薄情的人终究不会让我愤怒,何时能在枕边清晰地询问我的心意?我懊恼于这种风流的心境,强迫自己借酒偷眠,但仍旧感到闷闷不乐。这种情意对你来说却是不可信的,泪珠滴尽,也难以释怀这份愁苦。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雅致,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尤其在词方面造诣颇深。
创作背景: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创作于欧阳修的晚年,诗人经历了多次政治上的起伏与个人生活的波折,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情感的思考,尤其是对爱情与愁苦的深刻体验。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春天时节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思念与无奈。诗中开篇以“百种相思千种恨”引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情感基调,既有思念的甜蜜,又夹杂着恨意的苦涩,表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早是伤春,那更春醪困”,则通过春天的象征,传达出作者因春酒而感到的困扰,暗示着即使在春天的欢愉中也难掩心中的痛苦。
在“薄幸辜人终不愤”一句中,词人对爱人的薄情感到无奈,而“何时枕畔分明问”则表现了想要沟通却无法实现的渴望。随着词句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最后“泪珠滴尽愁难尽”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即便泪水已尽,内心的愁苦依旧难以释怀。这种情感的真实与细腻,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柔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思念与愁苦为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爱情中的无奈与复杂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薄幸辜人”指的是?
诗中“泪珠滴尽愁难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