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36
云白吞烟,山青傲雨。西风瑟瑟惊幽户。奈何多病怕逢秋,偏是流光急于弩。一枕寒蛩,半窗红树。眼前惹起愁无数。藤床有梦隔巫阳,天街且卧看河鼓。
云朵洁白如烟,青山在雨中显得格外傲然。西风瑟瑟,惊动了幽静的门窗。可惜我多病,害怕秋天的到来,偏偏光阴如箭,匆匆而过。枕边传来寒虫的鸣叫,窗外红树映入眼帘,眼前的景象惹起了无尽的愁苦。藤床上有梦隔着巫阳,我在天街上悠然卧看河流的鼓声。
作者介绍:高濂,明代著名诗人,字仲华,号清源。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感伤与思索。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身体状况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踏莎行 新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开篇以“云白吞烟,山青傲雨”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秋景,给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内心的忧愁逐渐显露。他对秋天的恐惧,正是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尤其是“奈何多病怕逢秋”,将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季节的变迁紧密相连,表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脆弱。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寒蛩”、“红树”等,生动地呈现了秋天的特色。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在藤床上做梦,隔着“巫阳”,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以“天街且卧看河鼓”结束,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与解脱。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天到来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秋天的思索,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忧愁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云白吞烟”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诗人对秋天的感觉是:
诗中的“寒蛩”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