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48
踏莎行 其一 寄曾道扶魏子存
作者: 王士禛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
蚕丛西望愁无限。
铜梁阁外杜鹃啼,
嘉陵江上行人饭。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
锦江鱼杳淮南雁。
去时杨柳不胜雅,
青青又满随河岸。
全诗翻译:
芳香的树木掩映着秦城,春水潺潺流过蜀道。
在蚕丛的西边望去,愁绪无尽。
铜梁阁外杜鹃声声啼叫,
嘉陵江边行人正在用餐。
远道的曲折延绵,春光柔美而温婉。
锦江的鱼儿隐匿,淮南的雁儿飞去。
离去时杨柳不胜风雅,
如今青青的柳树又满布在河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68-1730),字季常,号湘斋,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其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时值王士禛游历四川,感受到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踏莎行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和抒发情感的词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递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芳树秦城,春流蜀栈”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景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接着,通过“蚕丛西望愁无限”引出愁苦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铜梁阁外杜鹃啼”中,杜鹃的啼鸣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愁绪。而“嘉陵江上行人饭”则描绘了人们在美丽的江边用餐的安逸场景,形成了自然与人情的对照,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最后几句“去时杨柳不胜雅,青青又满随河岸”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杨柳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
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树木繁茂,春水潺潺流动,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蚕丛西望愁无限。
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愁苦的情绪从此句中流露而出。
铜梁阁外杜鹃啼,
杜鹃的啼叫传达出离别之痛,加强了诗中愁苦的情感。
嘉陵江上行人饭。
生活的点滴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
春天的光景曲折而温婉,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美好。
锦江鱼杳淮南雁。
鱼儿隐没,雁儿飞去,意象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去时杨柳不胜雅,
回忆往昔美好时光,杨柳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青青又满随河岸。
现实中的河岸依然绿意盎然,形成对比,强调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离别与思念
C) 生活的安逸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思念
C) 纷争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中的“春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风
B) 春天的雨
C) 春天的河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