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4:21
百越风尘暗铁衣,
捐躯报国是男儿。
龙泉尚照孤臣血,
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
气吞虎豹力难支。
岭南一段纲常事,
付与当年史氏知。
这首诗描绘了战士在战争中英勇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南方的风沙遮蔽了铁甲,表明了战士身处艰苦环境的困境,但他们甘愿为国捐躯,表现了男子汉的气概。龙泉剑的光辉映照着孤臣的鲜血,马革裹尸显得无情,显示出烈士的悲壮。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战士心中的志向,虽然心中渴望奋发向上,但力量却难以支撑。最后一句则提到岭南的故事将由历史学家记录,表明了历史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戴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在诗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英勇战士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多次遭受外敌侵扰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战士们英勇牺牲的赞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责任感。
《挽陈衍死敌》是一首充满英勇气概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牺牲战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开头两句“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以极其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不屈不挠的形象。诗人用“铁衣”象征战士的铠甲,暗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孤独与艰辛。同时,诗中对“龙泉”的提及,既是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追溯,显示出诗人对血战的敬重与怀念。
接下来的“马革何怜烈士尸”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烈士的悲痛和对国家的忠诚。全诗通过对英勇牺牲的深切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盼。最后一句“付与当年史氏知”则给全诗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强调了历史的见证与铭记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此诗不仅是对陈衍的悼念,更是对所有为国捐躯之士的深切怀念,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英勇战士的敬仰与怀念,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传达出深厚的爱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挽陈衍死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戴轸
C. 杜甫
D. 白居易
“百越风尘暗铁衣”中的“铁衣”指的是什么?
A. 铁器
B. 战士的铠甲
C. 武器
D. 盔甲
诗中提到的“马革”象征什么?
A. 胜利
B. 牺牲
C. 忍耐
D. 坚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挽陈衍死敌》和《出塞》均表现了对战争和牺牲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对个体英勇的纪念,而后者则更关注于战斗的艰苦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