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1:52
声声慢 橹声
作者: 冯煦 〔清代〕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
在夕阳西下时,游丝在空中轻轻摆动,水波的影子在寒冷中摇曳,伤感春天的我独自在兰舟上。
疲倦的枕头上,我无奈地倾听,梦境和云彩都在流逝。
东风轻柔地拂过,垂杨的枝条仿佛还在学习轻柔的姿态。
在凄凉的地方,斜阳映照着远方的水面,沉静而悠长。
你可曾记得瞿唐的清晨,我赋诗于剑南,水调歌声似乎也羞于自荐。
轻烟般荡漾的水面,添了隔岸莲花的吟唱。
谁在召唤五湖的隐士,倚着船篷想要诉说又停下。
人已去,沙滩边惊起了野鸥。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声声慢 橹声》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多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变迁对人心的影响。
《声声慢 橹声》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伤感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开篇的“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便为全诗奠定了沉静而苍凉的基调,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倦怠的心情通过“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生动地表现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意的发展,东风的轻柔与垂杨的柔美形成了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孤寂。“记否瞿唐清晓”则转向过去的回忆,描绘了诗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和对往昔的怀念。结尾“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更是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推向高潮,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人虽离去,但自然依旧存在,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永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往昔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游丝弄暝”意指:
A. 夕阳西下
B. 春天的生机
C. 细长的丝线在风中摇动
D. 寂静的夜晚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倦枕重听”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无奈。
判断题:诗中“东风一枝正缓”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冯煦的《声声慢 橹声》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进行对比。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冯煦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