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06
水竹幽居
作者: 沈彬 〔明代〕
两楹虚敞瞰清流,
绕屋脩篁面面幽。
春草细分三径曲,
夕阳斜映万竿稠。
筵开云影侵杯勺,
舞罢空泠杂佩钩。
迟老借君风月里,
短衣醒醉伴沙鸥。
两侧的房檐敞开着,俯瞰着清澈的水流,
修竹环绕着房子,显得格外幽静。
春天的草坪细细分出三条蜿蜒的小路,
夕阳斜照下,万竿竹影显得密集而深邃。
筵席上云影映入杯碗,
舞毕之后空余幽幽的佩饰声。
我在这风月之中向你借酒,
短衣轻装醉意朦胧,伴着沙鸥飞舞。
作者介绍:
沈彬,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沈彬隐居于水竹之地的时光,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水竹幽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开篇便以“两楹虚敞瞰清流”描绘出一幅恬静的居住环境,房檐敞开,清流映入眼帘,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接着,通过“绕屋脩篁面面幽”展现了竹子的修长与幽静,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氛围。
随着春草的生长和小路的曲折,诗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夕阳斜映万竿稠”,更是通过光影的变化,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动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在筵席上,云影映入杯碗之间,瞬间使得这一瞬间的美丽与宁静仿佛浸润在悠扬的音乐之中,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迟老借君风月里,短衣醒醉伴沙鸥”,则是诗人向友人借酒,享受着风月的悠闲时光,短衣轻装,似乎在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这种对风月的享受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理想的追求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如“清流”与“脩篁”)、比喻(云影与杯勺的映照)、意象的结合(春草与夕阳)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春草细分三径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春草茂盛
B. 小路蜿蜒
C. 清流环绕
D. 竹林茂密
诗人为什么要“借君风月里”?
A. 感谢友人
B. 寻求自然的灵感
C. 享受闲适生活
D. 纪念往事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着什么?
A. 归属感
B. 自由与洒脱
C. 人生的孤独
D. 自然的美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水竹幽居》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沈彬更强调自然的幽静与环境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