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赠蔡仲常侍儿初娇)》

时间: 2025-05-02 22:19:19

诗句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幼云娇玉两眉春。

京洛当时风韵。

金缕深深劝客,雕梁蔌蔌飞尘。

主人从得董双成。

应忘瑶池宴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19

原文展示:

《西江月(赠蔡仲常侍儿初娇)》
作者: 侯置 〔宋代〕

豆蔻梢头年纪,
芙蓉水上精神。
幼云娇玉两眉春,
京洛当时风韵。

金缕深深劝客,
雕梁蔌蔌飞尘。
主人从得董双成,
应忘瑶池宴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与风采。她正值豆蔻年华,宛若水面上盛开的芙蓉花,神采奕奕。她的眉毛如春天的娇玉,映衬出京洛的风韵。主人热情地劝酒,金缕衣深深地掩映着她的身姿,雕梁上细微的飞尘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繁华。诗人感叹,若能与这女子共饮,便可忘却瑶池的美宴。

注释:

  • 豆蔻:指豆蔻树,常用来形容少女的年纪,象征青春。
  • 芙蓉:即荷花,象征纯洁、美丽。
  • 京洛:指古代的京都和洛阳,代表繁华之地。
  • 金缕:金线绣出的衣服,象征华贵。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的宴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置,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生活情景,细腻而富有情感,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美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以赠友之名,为蔡仲常侍的女儿作诗,表达对年轻女子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女的青春美丽,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的赞美和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开头的“豆蔻梢头年纪”引出少女的年华,清新而又活泼。接下来的“芙蓉水上精神”则通过对比,生动地展示了少女的灵气与水面上芙蓉的风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京洛的繁华和生活的美好,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豆蔻梢头年纪:描述少女青春年华,正好是豆蔻的时节。
  • 芙蓉水上精神:少女如同水面上盛开的芙蓉,神采奕奕。
  • 幼云娇玉两眉春:将少女的眉毛比作春天的娇玉,体现出她的美丽与生机。
  • 京洛当时风韵:提到京洛的风韵,暗示她的气质与背景。
  • 金缕深深劝客:主人以金缕衣装扮的少女邀请宾客,热情款待。
  • 雕梁蔌蔌飞尘:描绘了繁华场景中的细微之处,增强了画面感。
  • 主人从得董双成:暗指主人与美酒的优雅交融。
  • 应忘瑶池宴饮:最终感叹,若能与她共饮,便可忘却所有的仙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女的眉毛比作娇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使用豆蔻、芙蓉等意象,传达了青春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丽的赞美与珍惜,以及对生活欢乐时光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豆蔻:象征青春与美好。
  • 芙蓉:象征纯洁与高雅。
  • 金缕:象征华贵与细腻。
  • 瑶池:象征理想的境界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豆蔻”象征什么? A. 老年
    B. 青春
    C. 繁华

  2. 诗中“芙蓉水上精神”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忧伤
    B. 美丽与活力
    C. 寂静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可以将侯置的《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清照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侯置则侧重于表面华美的描写与轻快的气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四 无题 点绛唇 闺怨 点绛唇 美人肩 点绛唇 孝鲁属题陈小翠画天寒倚竹便面 点绛唇 月夜哭如山妹 点绛唇 情景四首 点绛唇·点检龟巢 点绛唇 邓尉山看花夜还 点绛唇 锦堂寿日 点绛唇 其二 闺人语燕,和李清照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风木之悲 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里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色艺绝伦 朱服 交游 监铸 荡然无存 乳燕 包含松的成语 悉索敝赋 意气自若 髟字旁的字 青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