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得新字》

时间: 2025-05-06 02:24:37

诗句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37

原文展示: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白话文翻译:

九月初九还未过完,但重阳节就在今天早晨。
我在高处登山,听闻古老的故事,带着酒去拜访幽静的朋友。
在欢快的饮酒中,我落下帽子,和朋友互相赠衣,共同庆祝新气象。
茱萸正适合佩戴,我折下一些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健康。
  • 登高:指登上高处,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幽人:指隐居的人,通常与世无争,追求宁静。
  • 茱萸:是一种植物,传统上在重阳节佩戴,象征辟邪和长寿。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自古代的重阳登高习俗,古人认为在这一天登高可以避邪、求健康。茱萸的佩戴则是古老的习俗,意在祈求安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荀,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九日得新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孟浩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登高闻古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落帽欢饮、授衣试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与欢乐,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最后,茱萸的意象不仅富有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更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情感深邃而真挚。整个诗篇在轻松的氛围中渗透着对人生、友谊和传统的思考,展现了孟浩然特有的洒脱与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九未成旬:指九月初九,尚未过完十天,暗示节日还在进行中。
  • 重阳即此晨:重阳节就在今天早晨,强调节日的时效性。
  • 登高闻古事:在高处听到古老的故事,反映对历史的关注。
  • 载酒访幽人:带着酒去拜访隐居的朋友,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落帽恣欢饮:在欢饮中落下帽子,表现放松与自由。
  • 授衣同试新:互赠衣物,共同庆祝新气象,体现友情深厚。
  • 茱萸正可佩: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强调节日的传统习俗。
  • 折取寄情亲:折下茱萸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平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茱萸象征长寿和思念,落帽则表现随性与欢乐,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自然、自由、关怀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茱萸:象征长寿、健康,同时也是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 高处: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对历史的反思,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一月

  2.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朋友
    C. 亲人
    D. 学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但更多地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而孟浩然则侧重于对友谊的赞美与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情感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绣袈裟衣缘 和韵 诗一首 西岩寺 清夜西窗独坐有怀 送王廷桂还姑苏 送沙门继彻游京寺 题宋院人画着色苔梅 秋清曲 莲塘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发胡子一把抓 龙骧虎峙 扩权 无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适中 巛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衣不择采 排山压卵 包含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宰的词语有哪些 挖墙脚 触摸 倒伏 士字旁的字 青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