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06
游鹿鸣山歌
作者: 何维棣 〔清代〕
仙都昂首标孤青,
谁与抗者惟鹿鸣。
仙人遗鹿说悠渺,
东坡有诗山乃名。
以人传物物传地,
胜游文藻垂千龄。
长公龛侧岩花馨,
曲廊下俯南宾城。
左枕青牛右白马,
波光云气纷阴晴。
古窦纬藤萝,
流泉甘且清。
炎天日方午,
累榭风泠泠。
绿阴为海不知暑,
岷水西来如带萦。
地属公家百不禁,
往往呼卢远心无杂迹,
随在得真还。
阅世摩孤剑,
围书坐万山。
雪天生气出,人海寄身閒。
愧少匡时略,梅花且闭关。
这首诗描绘了鹿鸣山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感受。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山高水长,诗人在这里感受到无尽的悠远与宁静,仿佛能与仙人对话,回归到一种纯净的心境。
何维棣,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这首诗创作于何维棣游览鹿鸣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折射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游鹿鸣山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诗,诗人在描述鹿鸣山的美景时,融入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通过描绘山高水长、绿阴如海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仙人遗鹿”与“东坡有诗”,不仅提升了诗的文化底蕴,也让人在回味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几句则带有哲理性的自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体现出了“愧少匡时略”的自觉与谦卑。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仙都”指的是: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