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感往事》

时间: 2025-07-29 05:09:04

诗句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09:04

追感往事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
新亭对泣亦无人!

白话文翻译:

诸位朋友可叹息那些善于谋划自己前途的人,
在误国的历史上,难道仅仅是秦国的责任吗?
不再期待夷吾(指屈原)能够出现在江左(指楚国),
即使在新亭(指新亭泪)对泣,也无人倾诉!

注释:

  • 诸公:指那些有名望的人。
  • 可叹善谋身:可叹那些善于谋划自己前途的人。
  • 误国:指误国的行为或事件。
  • 夷吾: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屈原,因国家遭遇危机而投江而死。
  • 江左:泛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指楚国。
  • 新亭:指新亭,历史上屈原曾在此地感伤。

典故解析:

  • 夷吾: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因忠诚于国家而最终选择自尽。
  • 新亭:与屈原的故事相关,这里暗指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作品题材广泛,尤其以爱国诗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陆游对此感到忧虑,借古喻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追感往事》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无奈。诗的开头提及“诸公可叹善谋身”,引入一个对比,善于谋划自己前途的人与误国的责任关联,暗示并非个别人的失误,而是时代的悲剧。接着,他提到不再期待屈原的出现,表明对历史悲剧的无奈和对英雄的渴望。最后一句“新亭对泣亦无人”,更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望,情感深沉而痛苦。整首诗在沉重的历史感中,透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展现了陆游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公可叹善谋身:提及那些善于谋划自己前途的人,表现出对他们的惋惜。
    • 误国当时岂一秦:反问历史上误国的责任,暗示历史并非单一因素。
    • 不望夷吾出江左:对屈原的怀念,表示对国家的失望与期盼的无奈。
    • 新亭对泣亦无人:在新亭流泪,感受到孤独与无助,情感的极度悲伤。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善谋身”和“误国”,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通过“岂一秦”加深思考的深度。
    • 象征:新亭象征着过往的痛苦与回忆。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陆游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失望。

意象分析:

  • 诸公:象征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代表了历史的参与者。
  • 夷吾:象征忠诚与悲壮的精神,代表了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 新亭:象征哀伤的地方,表达人们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夷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陆游

  2. 诗中“新亭对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1. B. 屈原
  2. B. 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诗词对比:
陆游与屈原的作品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屈原的《离骚》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绝望,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注重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篇诗词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陆游的《追感往事》,并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感和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竹枝词十首 竹枝词四首 其一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 其一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五 竹枝词(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雁行鱼贯 包含倈的词语有哪些 解衣槃礴 貝字旁的字 疾走先得 丰年补败 幺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德被四方 弋字旁的字 祸稔萧墙 合扑 明说 香字旁的字 厌魅 月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