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幕遮 读倦,夜分婢进新茗,戏用王敬美韵赠之》

时间: 2025-07-29 07:27:37

诗句

漏声残,蕉雨碎。

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

两两双鬟偏解意。

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展磁瓯,斟玉醑。

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

脉脉此情谁得似。

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7:37

原文展示

苏幕遮 读倦,夜分婢进新茗,戏用王敬美韵赠之
作者: 董元恺

漏声残,蕉雨碎。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
两两双鬟偏解意。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展磁瓯,斟玉醑。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
脉脉此情谁得似。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白话文翻译

夜已深,漏水声渐渐消逝,雨声敲打着蕉树,半躺在榻上,灯光微弱,无法照亮江郎的睡眠。
两位美丽的女子偏偏能够理解我的心意。泉水的声音和松树的风声交织,剪灭蜡烛,倒入沉水中。
我端起磁瓯,斟满玉醑,恐怕明天早晨,黄莺会催促我醒来。
这样的情感,谁能与我相比?这种情感比初尝的滋味更为深厚,真想再试试春天的美好滋味。


注释

  • 漏声: 指的是水滴声。
  • 蕉雨: 指雨声打在蕉树上。
  • 江郎: 指江郎才尽,意为才思枯竭。
  • 双鬟: 指两位女子的发髻。
  • 磁瓯: 磁器制成的酒杯。
  • 玉醑: 玉酒,指美酒。
  • 脉脉: 形容深情款款的样子。
  • 春滋味: 指春天的美好和甜蜜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江郎: 引用自《江郎才尽》,常用来形容才思枯竭的状态。
  • 黄莺催起: 与春天的来临有关,黄莺作为春天的代表,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字仲华,号云溪,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在词作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的夜晚,诗人独自品茗,感慨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情,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忆与珍惜。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夜晚孤寂的深刻感受。开头几句通过“漏声残”和“蕉雨碎”勾勒出一个寂静的夜晚,雨声轻轻敲打着蕉树,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灯荧”下的睡眠,似乎在暗示他内心的困扰与无奈。

诗中两位女子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孤寂,她们的存在不仅理解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陪伴。接下来,泉水声和松风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意境。诗人在此刻选择了剪灭蜡烛,似乎象征着他想要在这安静的夜晚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之中。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情感的珍视,诗人对明天的黄莺催促感到不安,而他对这种深厚情感的珍惜则更为突出。整首诗体现了对春天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怀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示了清代诗人的独特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漏声残,蕉雨碎: 夜深时,水滴声和雨声交织,描绘出一种孤寂的环境。
  • 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 诗人在微弱的灯光下,无法安然入睡,暗示了内心的烦恼。
  • 两两双鬟偏解意: 两位女子能理解他的心意,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自然的声音和动作,展现了静谧和内心的宁静。
  • 展磁瓯,斟玉醑: 喝酒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 对明天的担忧,黄莺的叫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脉脉此情谁得似: 表达了对深厚情感的思考,感叹无人能与之相比。
  • 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对情感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郎”用来比喻诗人此刻的状态。
  • 拟人: “黄莺催起”,让黄莺有了催促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词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念与情感的珍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滋味的渴望,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声: 寂静与思考的象征。
  • 灯光: 象征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 泉水与松风: 自然的和谐,象征内心的安宁。
  • 双鬟: 代表着情感的寄托与理解。
  • 玉醑: 生活的享受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漏声残,蕉雨碎”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场景?

    • A. 清晨
    • B. 深夜
    • C.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两两双鬟”指的是?

    • A. 两位朋友
    • B. 两位女子
    • C. 两位诗人
  3. “脉脉此情谁得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明天的期待
    • B. 对深厚情感的思考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深夜
  2. B. 两位女子
  3. B. 对深厚情感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也是描写情感与时光流逝的作品。
  • 晏殊《蝶恋花》: 描述美好爱情与思念的诗词。

诗词对比

董元恺《苏幕遮》与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作品均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对情感的思考,但董元恺的诗更为细腻,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传》:了解董元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古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冬至客秦皇岛 水调歌头 登华山 水调歌头 其六 题翁子霞梅花书屋图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奕得孙) 水调歌头·岁晚太玄草 水调歌头 其四 水调歌头 中秋后五日望月感怀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昨夜乘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开头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苏武牧羊 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追本求源 門字旁的字 纯净物 釆字旁的字 脸脑 理纷解结 蟠木朽株 师资 恃强倚宠 火齐珠 发奸露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