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

时间: 2025-05-02 04:12:19

诗句

水绕孤城,乱山深锁横江路。

帆归别浦。

苒苒兰皋暮。

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

空凝伫。

凤楼何处。

烟霭迷津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19

原文展示:

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
水绕孤城,乱山深锁横江路。
帆归别浦,苒苒兰皋暮。
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
空凝伫,凤楼何处?
烟霭迷津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城池被水环绕,周围是重重叠叠的山脉,封锁了通往横江的道路。船只从别浦归来,暮色渐渐降临在兰皋(意指兰香的水边)。身在天涯的我,看到雁群背对着南方的云朵飞去,心中感到无比的空虚与凝重。不禁驻足沉思,凤楼究竟在何处?浓雾缭绕,迷惑了渡口的方向。

注释:

  • 孤城:指的是被水围绕的孤立城池,象征孤独与无助。
  • 乱山:形容山势错综复杂,增加了环境的压迫感。
  • 横江路:江水横流,象征着交通与生命的脉络。
  • 苒苒:形容时间的流逝,渐渐消逝的样子。
  • 兰皋:指兰草生长的水边,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天涯:表示遥远的地方,表达了身在他乡的孤独感。
  • 凤楼:古代传说中的楼阁,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 烟霭:雾气与烟雾,指环境的模糊与迷离。

典故解析:

“凤楼”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一个理想的境界或归宿,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雁背南云去”则带有迁徙的意象,暗示着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德华,号云岫,宋代文学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蔡伸登上历阳的连云观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心灵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蔡伸深邃的内心世界。开篇以“水绕孤城,乱山深锁横江路”引入,构建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被自然环绕的静谧之地。接着,通过“帆归别浦,苒苒兰皋暮”,描绘了夕阳西下,帆船归来的宁静画面,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则通过雁群的迁徙,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凤楼何处,烟霭迷津渡”则以疑问句收尾,增添了诗的悬念和思索,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兼具现实与理想、孤独与渴望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追寻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绕孤城:描绘出城池的孤独与被围困的状态,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2. 乱山深锁横江路:山势复杂,封锁了通往江边的路,象征着人生道路的阻碍。
  3. 帆归别浦:船只归来,带有归乡的情感,暗示着思念与离别。
  4. 苒苒兰皋暮:随着夜幕降临,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5. 人在天涯:身在远方,表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
  6. 雁背南云去:雁群南飞,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7. 空凝伫:心中空虚,停留在此刻,反映出诗人的迷茫与沉思。
  8. 凤楼何处:对理想归宿的追问,表达了渴望与无助。
  9. 烟霭迷津渡:环境的模糊不清,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绕孤城”形象地表达了孤独的状态。
  • 对仗:如“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形成了良好的音韵效果。
  • 拟人:如“苒苒”赋予时间以生命,表现其无情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与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和失落的深刻感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孤城:象征孤独与无助。
  2. 乱山:复杂的环境,代表人生的艰难。
  3. :归家的希望与渴望。
  4. 兰皋:宁静之美,象征理想的生活。
  5. :迁徙,象征离别与思乡。
  6. 凤楼:理想与归宿,象征追求的美好愿景。
  7. 烟霭:迷茫与不确定感,反映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绕孤城”中的“孤城”指的是:

    • A. 热闹的城市
    • B. 被水环绕的城池
    • C. 乡村
    • D. 山顶
  2. “人在天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与思乡
    • C. 忧愁
    • D. 迷惘
  3. “帆归别浦”的意象主要象征:

    • A. 离别
    • B. 归乡
    • C. 旅行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感的经典诗作。
  • 《送别》(王之涣):描写离别与思念的古诗。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与《点绛唇》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前者更倾向于在酒中寻找慰藉,后者则在景中流露出无奈与思索。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世界,却展现出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蔡伸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丰富背景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解析和鉴赏技巧进行详细阐述。

相关查询

南柯子(和谢洪丞相送竹妆_) 南柯子(和洪丞相约赏荷花) 生查子(再和舍人) 生查子(再和丞相) 生查子(洪舍人用前韵索冠答谢,并以冠往) 生查子(答洪丞相谢送小冠) 鹧鸪天(同前) 鹧鸪天(同前) 醉蓬来(同前)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旌的词语有哪些 料戾彻鉴 麥字旁的字 风姿绰约 英华 玄山 女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丰墙峭阯 恶贯久盈 销声敛迹 玉岭 舌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雨迹云踪 种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