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32:26
渔家傲 志渔卷
作者:陈霆 〔明代〕
七尺顽躯多少事。浮生没个闲田地。
借得桐江丝一缕。凭君计。
要将白日竿头系。一笑水云忘世味。
五湖是我安身处。梦在沧洲家在水。
醒还醉。任他海月空来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淡泊态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感叹自己身处浮生之中,难得片刻闲暇,只有借一缕江边的丝线,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愿望。诗中提到要把白天的光辉与钓竿相系,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他在五湖四海中找到了安身之处,梦境与家在水边之间,无论是清醒还是沉醉,他都任由海上的月光自由来去,这一切都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世俗的超然。
作者介绍:陈霆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对自然的描绘充满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那个时代文人多以隐逸生活为理想,诗人通过渔家生活描绘了自己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这首《渔家傲 志渔卷》可以视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懈怠与对自然的向往。开篇的“七尺顽躯多少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不满,强调了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使他感到困扰。接着,诗人用“浮生没个闲田地”描绘出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暗示他在繁忙的生活中难以找到片刻的宁静。
“借得桐江丝一缕”则是一种寻求出路的尝试,借助自然的元素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愿望。诗人希望通过钓竿、江水连接天地,达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要将白日竿头系”充分表达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积极态度,竿头上的钓线似乎也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掌控。
最后几句中,诗人的心境逐渐明朗,五湖作为他安身之处,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归属感与内心的宁静。“梦在沧洲家在水”,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无论在清醒还是醉态中,依然能够享受海月的自由来去,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学,展现了陈霆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纷扰世俗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七尺顽躯”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梦在___家在水”反映了诗人的理想生活。
判断题:诗人对世俗生活持积极态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渔歌子》相比,陈霆的诗更强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对自然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