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馀杭》

时间: 2025-04-27 18:18:07

诗句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07

原文展示: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余杭的山水景色,四周的山峰环绕着,台殿高耸挺拔。沿着山路向远处望去,山峦显得更加遥远,路上多是石块。天气晴朗,花香四溢,温暖的土地上鸟鸣声声相和。我在葛仙井边洗漱,心中却感到迷惘,这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呢?

注释:

  • 四回山一面:四周环山,构成一面,表现出山的环抱之势。
  • 台殿:指高耸的建筑,象征人类的创造。
  • 嵯峨:高耸的样子,形容台殿的壮丽。
  • 徒漱:徒然地洗漱,表示一种无奈的状态。
  • 葛仙井:传说中葛仙人所饮的井,象征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真,号云溪,生于唐宪宗时期,主要活跃于中唐。他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题馀杭》写于张祜游览余杭时,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启发。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馀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开头两句通过对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展现了余杭的自然美。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天气和鸟鸣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让人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然而,在这幅美好的自然画卷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迷茫和无奈。最后一句“此生其奈何”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不安。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和哲理性。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更加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回山一面:表现了四周山势环绕的壮观景象。
  2. 台殿已嵯峨:描述高耸的建筑,突显出人类与自然的对比。
  3. 中路见山远:在山路上可以看到遥远的山,传达出空间的广阔。
  4. 上方行石多:山路上石头很多,反映出行走的艰辛。
  5. 天晴花气漫:晴天里花香四溢,营造出美好的氛围。
  6. 地煖鸟音和:土地温暖,鸟儿的歌声和谐,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
  7. 徒漱葛仙井:徒然洗漱,表达一种无奈的状态。
  8. 此生其奈何:引发对人生的深思,感到迷茫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表现出和谐的自然景象。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迷茫,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壮丽,代表自然的伟大。
  • 台殿:象征人类的创造与追求,反映出人文的气息。
  • 花气:代表春的生机与美好,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鸟音: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葛仙井”是象征什么?

    • A. 隐逸生活
    • B. 战争
    • C. 城市生活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迷茫
    • C. 愤怒
  3. 诗中“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状态?

    • A. 和谐
    • B. 寒冷
    • C. 荒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
  •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解读》

相关查询

念奴娇十一首 其四 念奴娇十一首 其三 念奴娇·病起 念奴娇 用稼轩韵 念奴娇 和东坡韵 念奴娇 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念奴娇 其二 念奴娇 念奴娇 题庞檗子玉琤瑽馆题词图 念奴娇 戊申三月登钟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节人从 俸薪 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立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岩居穴处 靖恭 旡字旁的字 有求必给 识荆恨晚 水字旁的字 假眉三道 入字旁的字 弄月吟风 烟月鬼狐 包含鄙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