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07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余杭的山水景色,四周的山峰环绕着,台殿高耸挺拔。沿着山路向远处望去,山峦显得更加遥远,路上多是石块。天气晴朗,花香四溢,温暖的土地上鸟鸣声声相和。我在葛仙井边洗漱,心中却感到迷惘,这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呢?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真,号云溪,生于唐宪宗时期,主要活跃于中唐。他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题馀杭》写于张祜游览余杭时,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启发。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题馀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开头两句通过对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展现了余杭的自然美。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天气和鸟鸣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让人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然而,在这幅美好的自然画卷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迷茫和无奈。最后一句“此生其奈何”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不安。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和哲理性。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更加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迷茫,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诗中提到的“葛仙井”是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