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41
念奴娇·病起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屏低六扇,耐朝来惯度药炉烟影。
著背寒生帘不捲,阴雪瓦棱犹剩。
炙炭才红,呵毫未黑,懒趣唯耽静。
谁来寻伴,小窗天气初暝。
同是千里依人,柔情绕指,为惜天涯病。
流水年光如梦里,孤负灯前人醒。
串断喉珠,字消心篆,绣被多时冷。
笑拈图画,一团梅竹相映。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因病而卧床的情景。窗帘低垂,似乎已经习惯了药炉冒出的烟雾。背后感到寒冷,窗帘没有卷起,阴冷的雪还留在瓦片上。火炭刚刚烧红,书墨尚未干,懒得去动笔,只想静静地待着。此时谁来陪伴?小窗外的天色刚刚暗下。我们同在千里之外,柔情缠绕在指尖,感叹天涯的病痛。岁月如流水般在梦中流逝,辜负了灯下孤独的我。喉咙中似乎断了珠子,心中写下的字也消失了,绣被使用已久,显得冰冷。轻笑着拿起画卷,梅花与竹子相映成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天涯病”可以理解为身处远方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生于1710年,卒于1788年,字子云,号云峰。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黄之隽生病期间,诗人以病体为引子,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念奴娇·病起》是黄之隽的一首抒情词,整首词洋溢着病中孤独的感受。词的开头,通过描绘窗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药炉的烟雾、低垂的屏风以及寒冷的背部,这些意象无不传递出一种病痛的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以“谁来寻伴”的感叹,展现出对陪伴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孤寂。
词中提到“柔情绕指”,不仅是对远方人的思念,也是对自身情感的细腻描摹。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到岁月如流水般轻易流逝,显得更加无奈和孤独。最后,诗人用“串断喉珠”和“字消心篆”来形容因病而难以表达的情感,展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苦闷。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极具情感深度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通过病痛的描写,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热闹
b) 寂静清冷
c) 阳光明媚
“柔情绕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
c) 快乐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之隽《念奴娇·病起》与李白《月下独酌》: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黄之隽通过病痛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通过月夜的饮酒来宣泄心中的情感,风格各异但情感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