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37
盱江
作者: 曾布 〔宋代〕
军山流泉初滥觞,
缭绕东山为盱江。
峰峦隐映渊源长,
地灵物秀雄吾邦。
麻源三谷神仙乡,
高林远岫长相望。
岿然飞观临沧浪,
凝岚净练罗轩窗。
这首诗描绘了盱江的美丽景色。军山的泉水刚刚涌出,环绕着东山形成了盱江。高峰和山峦掩映着悠长的河源,土地的灵秀和物产的丰饶彰显了我们国家的雄伟。麻源的三谷是仙人的居所,高高的树林和远远的山岫相互望着。高高的飞观俯瞰着澄清的江浪,清雾凝聚,窗户如同净练的罗帕。
“神仙乡”可能指代道教文化中理想的修道之地,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作者介绍: 曾布,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盱江》以清新自然的山水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盱江的自然风光,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眷恋。诗中“军山流泉初滥觞”一开篇,便以生动的意象引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澈的泉水之旁,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接着“缭绕东山为盱江”则将江水与山川完美结合,展现了两者的和谐美。诗句“地灵物秀雄吾邦”则更进一步点明了对故乡的自豪感,强调了这片土地的灵秀与物产的丰饶。
后半部分的“麻源三谷神仙乡”则引入了道教文化的理想之地,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同时,“岿然飞观临沧浪”,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高远的气势,仿佛诗人站在高处俯视江河,胸怀壮志,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文精神的探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滥觞”指什么?
A. 高山
B. 泉水的源头
C. 江河
“神仙乡”是指什么地方?
A. 仙人的居所
B. 农田
C. 市区
诗中表现对故乡的情感的是哪一句?
A. “岿然飞观临沧浪”
B. “地灵物秀雄吾邦”
C. “缭绕东山为盱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