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8
灵泉寺
作者: 曾布 〔宋代〕
一掬寒泉照眼明,
冰霜凛凛坐中清。
生刍想见当时客,
华屋空留后世名。
晓日净涵金碧影,
秋风暗动佩环声。
他年卜筑南山下,
白首何人共濯缨。
一捧冰冷的泉水映照着眼睛,
清澈的水在寒霜中显得格外明亮。
生刍想必是当年来访的客人,
华丽的屋子留下了后世的名声。
晨光照耀下,金色与碧色的影子交融,
秋风轻轻吹动,响起佩环的声音。
将来我想在南山下建一所房子,
到那时,白头偕老的人又有谁能共我洗涤心灵?
曾布(生卒年不详),字希声,号白石,宋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曾布的隐逸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聚会的怀念。
《灵泉寺》是一首充满清新意蕴的古诗,整首诗以灵泉和自然的美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一掬寒泉照眼明”通过寒泉的清澈与明亮,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了人世间的情感,表现出对曾经相聚的客人和华丽名声的思考。
诗中的“晓日净涵金碧影”展现了晨光下自然景象的优美,而“秋风暗动佩环声”则通过细腻的声音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最后两句“他年卜筑南山下,白首何人共濯缨”更是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渴望在南山下建立自己的隐居之所,但又对未来的孤独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曾布对生活、自然、友谊与孤独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追求宁静的情怀,强调了生活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一掬寒泉照眼明”中,“寒泉”象征什么?
A. 暖和
B. 清澈与纯净
C. 黑暗
诗中提到的“华屋”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名声与地位
C. 贫穷
“白首何人共濯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友谊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