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1:28
湖上秋风起櫂歌,万株映柳更依荷。老来不作繁华梦,一树池边已觉多。
湖上秋风起,划船的歌声随风飘荡,万株柳树倒映在水中,更加依偎着荷花。年纪大了,不再做繁华的梦,一树的荷花在池边已经觉得很多了。
诗中提到的“老来不作繁华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内心变化的感受。宋代社会经历了繁华和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安静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字梦阮,号耕烟,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芙蓉二绝》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湖边的自然景观,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芙蓉二绝》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诗,诗中以湖上秋风、划船歌声开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湖面景象。诗人通过“万株映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而“更依荷”则将柳与荷的柔美相结合,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画面。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转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老来不作繁华梦,意味着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诗人已然看透繁华的虚妄,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一树池边已觉多”,更是将这种满足感推向高潮,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充满了秋天的气息,既有动感的划船歌,又有安静的荷花与柳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使读者在品味之余,产生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繁华生活的超然和对简单自然的珍视。诗人在岁月的洗礼中,领悟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櫂歌”是指什么?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万株映柳”形容的是?
对比刘克庄的《芙蓉二绝》和李白的《静夜思》,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