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8:21
原文展示: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白话文翻译:
新桥的酒酿成了琥珀般的浓香,我一生颇为羡慕江南的老翁。小船还系在清澈的涪江尾,却对着炉香显露出病容。何必费心去寻找旧时的乐谱,一见到诗筒就欢喜得想要跳舞。奇异的芬芳和美丽的诗句相互争艳,苏合香和芝兰香气交织。当时的英俊之气轻视百年,父老们如今为逝去的岁月悲伤。得到您挥笔吊唁兴衰,定知诗与香都将流传。我生来就是痴情中的绝顶,懒得去学习诸儒讨论盐铁。空洞的肠子费力搜寻,孤独地坐着忍受饥饿三百个月。
注释:
- 琥珀浓:形容酒色如琥珀,香气浓郁。
- 江南翁:指江南的老者,这里可能指诗人羡慕的隐逸生活。
- 清涪尾:指清澈的涪江的末端。
- 炉香:指炉中燃烧的香料,常用来形容宁静安详的氛围。
- 诗筒:装诗稿的筒子,这里指诗稿。
- 苏合芝兰:苏合香和芝兰,都是香料,这里比喻诗句的香气。
- 俊气轻百年:指年轻时的豪气轻视百年的变迁。
- 悲逝川:为逝去的岁月悲伤。
- 操笔吊兴废:指写作以纪念兴衰变迁。
- 痴中绝:极度痴情。
- 议盐铁:指讨论国家财政问题,这里指诗人不愿参与政治讨论。
- 枯肠空洞:形容思绪枯竭,空洞无物。
- 兀坐忍饥:孤独地坐着忍受饥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情感丰富、对生活有深刻感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灼在某个特定时刻,感受到了生活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通过诗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酒、香、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新桥酒作琥珀浓”和“却对炉香开病容”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酒的浓香,另一方面是诗人的病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中的“奇芬丽句两争雄”和“得公操笔吊兴废”则显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桥酒作琥珀浓:新桥的酒酿成了琥珀般的浓香,形容酒色美丽,香气浓郁。
- 平生颇羡江南翁:我一生颇为羡慕江南的老翁,表达了对江南隐逸生活的向往。
- 扁舟尚系清涪尾:小船还系在清澈的涪江尾,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
- 却对炉香开病容:却对着炉香显露出病容,炉香象征宁静,病容则反映了诗人的身体状况。
- 何必探囊寻旧谱:何必费心去寻找旧时的乐谱,表示不必执着于过去。
- 一见诗筒喜欲舞:一见到诗筒就欢喜得想要跳舞,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喜悦。
- 奇芬丽句两争雄:奇异的芬芳和美丽的诗句相互争艳,比喻诗句的香气和美丽。
- 苏合芝兰谩旁午:苏合香和芝兰香气交织,形容香气复杂而丰富。
- 当时俊气轻百年:当时的英俊之气轻视百年,指年轻时的豪气轻视时间的流逝。
- 父老而今悲逝川:父老们如今为逝去的岁月悲伤,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 得公操笔吊兴废:得到您挥笔吊唁兴衰,表示对诗人创作的赞赏。
- 定知诗与香俱传:定知诗与香都将流传,表达了诗人对作品流传的信心。
- 我生自是痴中绝:我生来就是痴情中的绝顶,形容自己极度痴情。
- 懒学诸儒议盐铁:懒得去学习诸儒讨论盐铁,表示不愿参与政治讨论。
- 枯肠空洞费搜寻:空洞的肠子费力搜寻,形容思绪枯竭,空洞无物。
- 兀坐忍饥三百月:孤独地坐着忍受饥饿三百个月,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贫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桥酒作琥珀浓”将酒色比作琥珀,形象生动。
- 对仗:如“奇芬丽句两争雄”中的“奇芬”与“丽句”,“两争雄”与“谩旁午”形成对仗。
- 拟人:如“一见诗筒喜欲舞”将诗筒拟人化,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酒、香、诗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琥珀浓:酒的浓香,象征美好生活。
- 江南翁:隐逸生活的象征。
- 清涪尾:宁静江景的象征。
- 炉香:宁静安详的象征。
- 诗筒:诗歌创作的象征。
- 苏合芝兰:复杂丰富的香气,象征诗句的美丽。
- 悲逝川:时间的无情,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新桥酒作琥珀浓”形容的是什么?
A. 酒的颜色
B. 酒的香气
C. 酒的味道
D. 酒的浓度
-
“一见诗筒喜欲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酒
B. 香
C. 诗
D. 画
-
诗中的“枯肠空洞费搜寻”形容的是什么?
A. 诗人的饥饿
B. 诗人的孤独
C. 诗人的思绪枯竭
D. 诗人的贫困
答案:
- B. 酒的香气
- C. 诗
- C. 诗人的思绪枯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灼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王灼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灼的诗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关注国家兴衰。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