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寻梅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5-06 02:12:21

诗句

十亩荒园野水边,尽栽梅树不论钱。

珍重木瓢任真率,年年携此醉花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21

原文展示:

十亩荒园野水边,尽栽梅树不论钱。
珍重木瓢任真率,年年携此醉花前。

白话文翻译:

在一片十亩的荒园,靠着野水边缘,
我不计较花费,尽情种植梅树。
我珍惜这木制的瓢,随意地享受生活,
每年都携带它,在梅花前醉饮欢歌。

注释:

逐句解释:

  • “十亩荒园野水边”:指一块面积为十亩的荒地,临近自然的水边。
  • “尽栽梅树不论钱”:表示在这片荒园里种满了梅树,不在乎花费多少。
  • “珍重木瓢任真率”:表达对木制瓢的珍惜,任由自己的性情自由释放。
  • “年年携此醉花前”:每年都带着这个瓢,在梅花盛开时畅饮,沉醉于花前。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常被文人雅士所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主要流传于后世的诗集之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寻梅十首》是徐瑞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作者通过梅树的种植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自我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开篇的“十亩荒园野水边”,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与心灵上的宁静。接下来的“尽栽梅树不论钱”,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的热爱,更体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追求内心的快乐和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珍重木瓢任真率”一句,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珍惜简单的生活用品,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随性而活的哲学。最后一句“年年携此醉花前”,则表达了他每年都在梅花前尽情畅饮的畅快,说明了他与自然、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具体的地理描写,营造了自然环境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第二联则传达了诗人不计代价、勇于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对梅花的执着。
  • 第三联通过“木瓢”这一意象,传递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 最后一联则通过“醉”字,传达出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梅树与诗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追求自然、享受生活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的向往和对梅花的深情厚谊,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树: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 木瓢:象征着简单生活,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于繁华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园子面积是多少亩?

    • A. 五亩
    • B. 十亩
    • C. 二十亩
  2. 诗人对梅树的态度是:

    • A. 不在乎花费
    • B. 计较花费
    • C. 不种梅树
  3. “年年携此醉花前”中的“醉”字表达了什么?

    • A. 酗酒
    • B. 尽情享受
    • C.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徐瑞的《寻梅十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前者更注重自然与个人的和谐,后者则侧重于孤独与自我反思。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查询

梅花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 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 示子孙 肩舆历湖桑堰东西过陈湾至陈让堰小市抵暮乃 焚黄 醉吟 病中杂咏十首 读夏书 和范待制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寸节 妄尘而拜 就结尾的成语 包含拭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浮泛江海 锢病 鬥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夕字旁的字 慲兜 侃尔 大约 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肝胆涂地 百无一成 雁足留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