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寻梅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5 08:59:21

诗句

寻梅向何处,步入晚山稠。

涧曲香风细,峰回径路幽。

疏枝明雪霁,落日带烟浮。

废寺空遗址,逢人问未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59:21

原文展示:

寻梅向何处,步入晚山稠。
涧曲香风细,峰回径路幽。
疏枝明雪霁,落日带烟浮。
废寺空遗址,逢人问未休。

白话文翻译:

我该向哪里去寻梅花呢?我踏入了密集的晚山之中。
溪水蜿蜒,芳香的微风轻轻吹拂,山峰转弯,通往的道路幽静而隐秘。
稀疏的枝条在雪后显得明亮,落日的余晖如烟般浮动。
废弃的寺庙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我遇到路人,询问梅花的去处却没有停下。

注释:

  • 寻梅:指寻找梅花。
  • 晚山:指傍晚时分的山,通常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涧曲:溪水的曲折流动。
  • 香风细:细腻的香风,指梅花的香气。
  • 峰回径路幽:山峰转弯,路径隐蔽,形容环境清幽。
  • 疏枝:稀疏的树枝。
  • 明雪霁:雪后天气晴朗,显得明亮。
  • 废寺空遗址:指废弃的寺庙只留下遗址。
  • 逢人问未休:遇到人后仍然在询问,未曾停下。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寻梅”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梅花象征,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行旅之间,描绘了寻梅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寻梅四首 其一》是林光以寻梅为题材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出了一种追求美的心境。诗中“寻梅向何处”一开篇便引出了诗人的困惑,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难以捉摸的无奈。接下来的描绘则带领读者走入一幅山水画中,山的密集、溪水的蜿蜒,香风的轻拂,峰的转弯,都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疏枝明雪霁,落日带烟浮”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寻。明亮的雪和落日的余晖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画面。最后一句“废寺空遗址,逢人问未休”则将诗人的追寻推向了更深的哲理思考,废弃的寺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沧桑,而诗人对梅花的执着追问,恰恰反映了他对美的执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示了古典诗词特有的优雅和深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寻梅向何处:诗人开始了寻梅之旅,表达了对梅花的渴望。
    • 步入晚山稠:进入山林,环境变得密集,展现出一种探寻的氛围。
    • 涧曲香风细:溪水蜿蜒,芳香的微风轻柔地吹拂,营造了美好的自然环境。
    • 峰回径路幽:山峰环绕,路径幽静,暗示了寻梅的艰辛与宁静。
    • 疏枝明雪霁:雪后初晴,枝条稀疏而明亮,象征着希望与美丽。
    • 落日带烟浮:落日余晖如烟,意象模糊而美丽,增添了诗的意境。
    • 废寺空遗址:古寺遗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
    • 逢人问未休:与人交谈中仍在探问梅花,体现了追寻的执念。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日带烟浮”,通过比喻描绘出落日的美丽和朦胧感。
    • 拟人:风的细腻和溪水的蜿蜒,赋予自然以生命,生动形象。
    • 对仗:如“涧曲香风细,峰回径路幽”,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
  • 晚山:代表宁静与思考的空间,增添了诗的深度。
  • 涧水、香风:自然的气息,传达出一种清新与灵动的感觉。
  • 废寺:历史的遗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寻梅向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迷茫与无奈
    • B. 快乐与轻松
    • C. 忧伤与绝望
  2. “涧曲香风细”中的“香风”指的是什么?

    • A. 风的速度
    • B. 梅花的香气
    • C. 山中的溪水
  3. 诗中提到的“废寺”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的沧桑
    • C. 人生的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题梅花》 by 冯梦龙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加强调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精神,与林光的《寻梅》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更侧重于寻梅过程中的环境描写和心境流露。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
  • 《明清诗人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古意 太祖永昌陵 当直偶题所见 题阮步兵祠二首 答书 晚秋北园二首 休日阅古堂小宴 咏石 送倪敦复朝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标准大气压 車字旁的字 豆腐衣 明公正义 笔下超生 立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雨 一口吃个胖子 在上 折冲将军 害忠隐贤 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赋结尾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